由“破窗效应”想到的
在会上,领导说到了“破窗效应”,他说“破窗效应”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玻璃,而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心理暗示:这房子没有管了。就会有人不断的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所有的窗户都会被打烂。如果这扇窗户及时维修,就算长期没人办工,没人居住,也不会受到破坏。
由此我想到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典故。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临近黄河岸畔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黄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了不以为然说:这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拉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里的水猛涨起来,开始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渗透出来,继而喷射,终于决堤人淹。
由此我想到了“亡羊补牢”的故事。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着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些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由此我想到了小时候,家里很穷,又贪玩,衣服经常是大洞小眼的,老妈常唠叨一句话:“破小不补,破大要一尺五”。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如果我们对这种现象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就会“破小不补,破大要一尺五”,
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所以,要避免发生“破窗效应”,出现问题就要敢于及时纠正,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