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观周边村某个近几年重修的规模盛大的庙宇,对其中几个地方有些不同看法,忍不住罗嗦几句。
首先,此庙俗称“双神庙”,中间供奉“保生大帝”和“开漳圣王”。根据历代皇帝的敕封,“大帝”的等级无疑比“圣王”要高,可是庙里并排两位神明却是开漳圣王在左,保生大帝在右。大家知道左为尊,不知这样是否合理?
其次,庙中大部分对联不对仗,甚至于末字的平仄都不讲究,在此不想一一列举。
再次,本地名为“宝斗村”,庙中包括柱联等几处地方出现“宝鬥”写法,我认为也是错的。地名由来传说是因为“地形有如米斗”而取名为“宝斗”,作为米斗的“斗”字,是源于象形,甲骨文画米斗状,发展到隶书转向楷书,就都是两点一横一竖,用了几千年。只有作为“争斗”的“鬥”字,古代才写成很像“门”的繁体字,这两个字本来是不同字的。所以我认为这里也是用错了。
因为和别人一道匆匆到主殿一走,发现了这几处,多嘴说一说。
大家不必怀疑,其实我对神明十分尊敬,对那些为建庙做出贡献的善人深怀敬意,更因为如此,才认为此等事情必须慎而又慎为好。
我们现在去参观古迹,经常感叹,哇!古人真了不起!哇!古人真了不起!
你想想,如果若干年后,有人参观这里的时候说,哇!古人怎么主次不分?哇!古人的对联怎么不讲究对仗?哇!古人怎么以争斗为宝?————你认为,以其到时在地下汗颜,是不是现在谨慎一些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