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武夷,看金鱼――闲谈蔡新的易学造诣

(2009-03-25 08:55:43)
标签:

易经

蔡新

漳州

天行健

杂谈

分类: 易行漳州

文/虎伯

在闽南古刹三平寺的后面,有个绿树掩映的虎林,虎林边有一泉眼,春夏不溢,秋冬不涸。这就是有名的“虎爬泉”。游客至此,可以看到鱼翔浅底,水映蓝天。相传有一日,蔡相爷携友在此饮茶、聊天。蔡太师呷一口杯中武夷茶,看一眼水中游鱼,悠然自得,不觉脱口说道:“食武夷,看金鱼,不亦乐乎!”然而众所周知,虎爬泉水中之鱼并非金色,那么相爷何以如此说呢。其实相爷的意思是,鱼虽非金色,但它有优美的环境,悠然自得,了无所碍,此鱼非金亦金矣。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从此,每当盛夏之时,蔡相爷便要到此“食武夷(茶),赏金鱼。”这正是《易经》中说的“动静有常”这亦张亦弛思想在生活中的身体力行吧。

蔡新(1707~1799),字次明,号葛山、辑斋,是清朝的著名学者。历任工部、吏部、兵部、礼部五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太子太师,担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他任职四十年,为乾隆盛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荣获过皇帝多次御书嘉奖,漳州民间尊称为“蔡相爷”。

民间传说,蔡相爷出仕前,曾在市井为人算命卜卦。因为他精通易学之道,测算颇为准验,摊前常常挤满了很多人。恰逢当朝皇子弘历游江南路过此地,见这情景,一时兴起,也挤上前要让蔡新卜一卦。蔡新相面知人,一口咬定弘历必出皇家宗室,将来定能荣登大宝。弘历笑笑说:将来若真应验,一定请蔡新当宰相辅国。后来弘历果然当了皇帝,这就是乾隆君。他也当真没有食言,在蔡新中了进士之后,让他当了相爷。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其间有太多事情不符合史实。不过要说蔡新精通易理,那却是毫不夸张的。作为众经之首的《易经》,是当时仕子们必须精修的一门课程。蔡新能高中进士,自也对《易经》滚瓜烂熟,这是自然之理。他作为福建漳州地区清朝史上所任的官职最多、职务最高、任职时间最久的名人,其在思想上、学术上有高深造诣,他继承了蔡世远的理学思想,运用《易经》中“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以养贤及万民”等思想,治国讲仁政,以德服人,治家讲仁义,修身养志,与此相应提倡温、良、恭、俭、让、忠、孝、信为道德规范,其中结合了许许多多《易经》中“大道”、“大德”之理。其后的一位王爷昭梿在《啸亭续录》说他“性端悫,理学传世,为安溪正脉”。

《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截物。”君子有才,但不要太张扬,要内敛,要大道能容,只有包容万物,才能达到“含弘光大”,“德合无疆”。蔡相爷一生处世谨慎谦恭,正是以此为准则的。他于众皇子间相处日长,于“上书房行走”多年,处处体现了他厚德载物的君子形象。

乾隆四十九年,七十八岁高龄的蔡新要求告老还乡,乾隆皇帝一再挽留,说:“明年正月举行千叟宴,二月临辟雍讲学,都是盛典,待典礼完毕,你再回去吧。”第二年春,乾隆皇帝按例亲临太学,蔡新以大学士统领国子监,坐讲《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有几百人参加。他讲得精辟、透彻,得到朝臣们的一致好评,也深得乾隆皇帝赞许,乾隆特地给他优厚的赏赐。

这是何等庄重的场合,听讲者又是汇集了当时全国最精英的高级知识分子,而又能得到普遍认可的好评,说明蔡新易学功底之深厚和对易学理解之透彻确已达到了非凡的高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告诉人们,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无法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奋斗。这句出自《易经》的千古名言,几乎已经家喻户晓了。但若能真正对它深刻和透彻的理解,进而身体力行,必对人生有极大的补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