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2023-03-10 19:41:39)
标签:

365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宋丽 侯远沛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
摘要:
目的通过开展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和甲胎蛋白(AFP)的联合检测,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增加肝癌诊断的精确度,尽可能减少漏诊和误诊情况的发生,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方法 361例在本院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和32例淋巴结核患者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法同时检测PIVKA-和AFP。
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无论是PIVKA-水平还是AFP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IVKA-:U值分别为5.56、5.90、4.86;AFP:U值分别为2.98、3.35、6.16,P均<0.01),PIVKA-水平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淋巴结核以及病毒性肝炎与淋巴结核组间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U值分别为0.39、1.34、1.85,P均>0.05);AFP水平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之间差异不明显(U=0.17,P>0.05),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与淋巴结核相比差异显著(U=3.73,3.65,P均<0.01)。
结论由于PIVKA-和AFP的来源途径不同,升高的机理不同,在大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表现为一种或两种指标的升高,开展这两种项目的联合检测有利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情诊断和疗效观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