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的记忆为何记不住?

(2011-10-08 15:22:19)
标签:

健康

分类: 健康随行
         为什么我们对幼儿时期发生的事件有些记得有些却忘了?更奇怪的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好像都无法记起三四岁之前的事情?

  现代研究人员认为,记忆的储存和检索需要语言技巧,而这种技巧只有到人三四岁时才会逐渐被开发。还有人认为,虽然孩子可以记起儿时的事件片段,但他们无法形成自传性记忆(构成人生故事的经历),直到他们有了牢固的“自我”概念,而这种概念的形成可能要再花几年时间。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有趣的文化差异。《儿童发展》2009年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彼得森和同事分别让年龄在八岁、11岁和14岁的225个加拿大儿童和113个中国儿童在四分钟内写下尽可能多的儿时回忆。加拿大儿童能写出的童年回忆(六个月以前的都算)是中国儿童的两倍。另外,加拿大孩子的回忆似乎更像是自己的经历,而中国儿童的回忆则主要是家人或集体活动。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有趣的文化差异。专家认为,这种差异的出现与记忆技能无关,主要在于这些经历如何在孩子的大脑中编码,而成年人对事件的关注可极大地影响编码方式。研究人员在这项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当孩子说一件事有趣或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时,西方父母更有可能跟孩子讲述并回味那些事,重点是突出孩子的个性,而亚洲文化则看重集体经历。

  专家说,其实如果父母想让孩子记住幼时的某些特定事件,就应该和孩子尽量详细谈论这些事,帮助孩子看到其中的意义。

  埃默里大学心理学家菲伍什发现,在孩子三岁、四岁及五岁时,若母亲向孩子详细叙述往事、引导他们发表看法并将这些往事与新的经历相联系,他们往往比那些母亲没有这样做的孩子有更早的早期记忆,拥有更好的应对技巧和更强的自尊心。他说,通过这些记忆,我们建立了自我意识。

  神经学家认为存在不同种类的记忆,储存在许多不同的神经回路中。

  有些是一般性记忆,比如你的房子、街道和学校是什么样子。这些被称为背景,就像一部电影中的场景。其他是语义性的,与事实和其他信息有关。还有一些是情节性的,与发生的事件有关。

  科学家认为,大脑前额叶皮层通过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的感觉输入来处理经历,将这些经历分门别类,对不同两性健康论坛的记忆片段进行特殊关联,比如家的味道、营地的朋友、虫子、宠物等。

  当一个记忆提示进来,大脑就会从神经回路中搜索相关片段,并将这些片段如拼图玩具一般组装起来。有些片段牵连着相关的片段,这就是为什么旧的记忆常常会引出其他记忆。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