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如何测量贫困

(2016-12-28 16:49:12)
标签:

杂谈

​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是联合国设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目标。然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群对贫困的认识和感知都不一样。有些贫困是物质层面的极端贫困,如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房不避风雨,有些贫困是精神层面的主观贫困,如情感、尊重、社会融入、自我实现等方面的挫败感和不快乐。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测量和评价贫困,如何正确把握人类动态变化中的贫困问题?即用什么样的标准或者“尺子”来度量贫困?国际组织、发达国家是如何认识和测量贫困的?中国的贫困动态变化情况怎样?哪些人容易陷入贫困,是老人、妇女、还是儿童?贫困人口在哪些方面贫困?贫困仅仅是收入不足吗?我们应该用哪些维度和指标来衡量贫困?经济增长方式是利贫的吗?发展方式是包容的吗?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精心推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第二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NibNb4QicRHYN275oXDUhCTOEmgnCYiacMzQyOeF0OJP7JBhDia6Q70wIkMEm2lL284wfOq3KwkAurDURqBXx5NZ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第二版)》从中文“贫困”一词的定义提出,“贫”是指收入不足以满足基本需要,“困”是个体或家庭由于基本能力不足,陷入难以靠自身力量摆脱的自然、环境、社会等困境。世界银行的收入贫困标准反映的是“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捕获的是“困”。作者提出,衡量贫困既要看“贫”,也要看“困”,“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要脱贫,也要解困,才能实现全面小康。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NibNb4QicRHYN275oXDUhCTOEmgnCYiacMh9242fbEOsgWopQ6lq96VSpzwGzFG0UIvFCYjAHMnnziaEGrVWR2Ol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第二版)》增补了“中国流动妇女多维贫困分析”(第九章)。针对流动妇女群体的特殊性,作者提出既从客观上评价流动妇女贫困,也从主观上衡量该群体的贫困。用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社会融入五个维度测量客观的“贫”和主观的“困”发现,北京市家政服务业流动妇女被调查群体社会融入维度最为贫困,然后依次为生活水平、教育培训和健康,家政服务业流动妇女成功地摆脱了收入贫困。其中,最需改善的主观福利指标为社会关系,然后依次为城市归属感、工作满意度。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NibNb4QicRHZJgIicZ2abdgx7rBibYMjFDbK0KVXHlJrbu4VJibULw7mvZsQmZJY7fGrWlz1jAVZ6M2TiaUEMZ2EIB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此外,《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第二版)》增补了“中国儿童多维贫困AF方法分析”(第十一章)。消除儿童贫困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而儿童贫困往往不能用收入标准来衡量。作者构建了由儿童生存、健康、保护、发展和参与五个维度构成的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指数,用AF方法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残疾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家庭的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多维贫困状况尤为突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NibNb4QicRHYN275oXDUhCTOEmgnCYiacMKKE3QvqoibViawCA2MBH406nBibmx31Pe2YxvBxzNQ0AcfdU1CkzKOeO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图片均来自网络



王小林博士的著作将为从事贫困研究的学者提供智力引领。本书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对“贫困”概念多维性质的诠释,又相得益彰地采用多维贫困测量和分析的国际前沿技术研究中国的贫困问题,彰显了其提高贫困测量政策应用的价值增值。该研究尤其关注对脆弱性群体如妇女、老人、儿童、少数民族以及流动人口的贫困测量,这是本书的另一可贵之处。全书充满笔者对贫困人口的人文关怀和对扶贫实践的领悟,我相信这是一本兼具学术价值与感召力的著作,将激励和引领我们关注贫困、消除贫困。

 ——Sabina Alkire,牛津大学贫困与人类发展中心主任

《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对当前的贫困测量方法进行了有益且全面的评价。在探讨如何反贫困时,澄清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标准、贫困人口的分布等问题十分重要。本书不仅能帮助读者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理解贫困,对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来说,本书也是有用的教育工具。

——陈少华,世界银行发展研究局首席统计学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