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为什么人类要保护濒危语言?
网友@安时 回答得好: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Samuel Johnson),随着一种语言的消亡,我们全人类(对,就是要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损失的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而是跟这门语言相关的一切:族群历史,风俗习惯,文化信仰。”
试想,中国的56个民族,如果只剩下汉语普通话,那何谈民族的多元和文化的多元?
在中国,方言小语种的消亡速度之快,超乎我们的想象。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7f920d367229ad8c3c81744a66cfde54.jpg
最后的满语老人和年轻的满语教师石君广(来源:南方周末)
我们不想看到这样的画面出现:世界上最后一个会XX语的人,去了。
保护濒危语言,已如此亟不可待。
整理出版少数民族语言会话读本,更意义非凡。
它不仅是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濒危语言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也有重大意义。
这套书,从少数民族语言角度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字以及风俗习惯,每天一句,每本366句。这是每个少数民族对外宣传的“名片”,有利于我国文化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会话读本
http://ww3/large/5f3fa16ejw1f2tvdl7fz1j20tr190tco.jpg
如果您对这套书感兴趣,可登陆社科文献官网商城
http://books.ssap.com.cn/mallstore/mallindex.aspx
查询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