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1/large/5f3fa16ejw1f1h8fh2hv1j209q0fhadx.jpg∣
瑶姬、女娲、宓(fú)妃都是神女,命运多舛,早早地死去,但她们的“死”都是一种转化,死后反而获得永生。这种永生寄托了民众对生命的希冀。而这三则永生的神话,也激发了后人无限的遐想,成为中国文学以及其他艺术创作中永恒的话题。
瑶姬:爱得执着
炎帝有个女儿,名字叫“瑶姬”,或“姚姬”。瑶姬不仅长得非常美丽,而且十分热情,敢于执着地追求爱情。当瑶姬情窦初开的时候,她爱上了一个小伙子,他是智慧之神陶的儿子陶傥。(还有一说她的情郎是赤松子,但这是融入了道教的元素了。)即使是神女,过于执着也是会遇人不淑的。陶傥是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什么正事也不干。炎帝当然要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但是瑶姬生性倔强,不听父亲的劝告。炎帝由于公务繁忙,没有时间细细开导女儿,只好暂时把她关起来,不让她和陶傥见面。
http://ww3/large/5f3fa16ejw1f1h88ofh8pj20fa08mdh0.jpg∣
有一天,陶傥趁炎帝出门三天,半夜来带走了瑶姬。他们在一起待了三天三夜,一刻也没有分开。可是炎帝很快就要回来了,怎么办呢,即使私奔到天涯海角也逃不出炎帝的掌心啊。于是他们决定跳崖殉情,那样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到了悬崖边,瑶姬对着父母所在的方向跪着磕了三个头,然后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陶傥却改变了主意,眼睁睁地看着瑶姬跳了,自己却没有跳。
这么美丽可爱的神女,还没有出嫁,就死了。满怀热情的少女的精魂,去了姑瑶山,变成了一株瑶草。瑶草细长的叶子非常茂盛,黄色的花明艳动人,到了秋天会结出红色的晶莹剔透的果子,香味诱人。而且吃了这果子就可以被人喜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是这种果子一个人只能吃一个,若是贪心多吃则会死无全尸。
而天帝哀怜瑶姬的早死,就封她到巫山去做了云雨之神。早晨她化作一片美丽的朝云,自由而闲暇地游行在山岭和峡谷之间;到黄昏她又由云变成一阵潇潇的暮雨,向着这山和水发泄她的哀怨。战国末年,楚怀王游云梦时住在一座叫“高唐”的台馆里,这个热情而浪漫的女神,就在大白天亲自跑到高唐来,向着正在午睡的楚怀王倾诉她的情爱。楚怀王醒来,回想梦境,又是惆怅,又是奇怪,便在高唐附近给她建造了一座庙,庙的名字便叫“朝云”。后来楚怀王的儿子楚襄王到这里来游玩,听说了他父亲的经历,不胜羡慕,当天晚上也做了一个相同奇怪又使人惆怅的梦。楚襄王的御前诗人宋玉于是写下了《高唐赋》和《神女赋》,把巫山神女描绘成了其相无双,其美无极的绝世佳人。
父母知识库
中国文化中美丽的巫山女神
《楚辞•九歌•山鬼》被有的学者认为是文学史上咏诵巫山神女的第一部诗篇:“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唐李白《感兴八首》这样感慨瑶姬的永生:“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在后来的文化中“瑶”也成为一个珍贵、美好的象征,唐代王毂《梦仙谣》云:“琪花片片粘瑶草。”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七回:“琪花瑶草年年秀,宝树金莲岁岁生。”因此在《汉语成语词典》中,瑶草跟琪花在一个词条中进行解释:“古人想象中仙境里的奇花异草。琪、瑶:美玉,比喻美好的东西。”
女娃:正义勇敢的小姑娘
炎帝的另外一个女儿女娃,也跟姐姐一样早早地夭亡,并引出了一个悲壮的故事。
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她聪明活泼,热情勇敢,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炎帝非常喜爱这个小女儿,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关注她。女娃从小就养成了独立、坚强的个性,想做的事情自己去做,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http://ww3/large/5f3fa16ejw1f1h88yd86qj20fa088gnx.jpg∣
有一次,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把她淹死在海里,女娃永远回不来了。
至于女娃为什么要去东海,并没有非常确凿的记载,但有一种说法是:东海有一条小黑龙,常到人间祸害百姓,吃了很多小孩儿和牲畜。女娃听说后非常气愤,决心要去找东海龙王,让他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于是女娃背着大家,悄悄备好了一条小船,在一个洒满星光的夜晚出海了。划着划着,平静如镜的大海开始掀起了巨浪,迎头砸向小船,女娃仍然迎着浪头划向深海。原来这浪是小黑龙掀起来的,目的就是阻止女娃去向他的父王告状。浪一个接着一个,越来越大,终于,弱小的女娃抵挡不住,被卷进了巨大的旋涡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但是她的灵魂没有死,也没有像姐姐瑶姬一样成为浪漫的化身,而是化作了一只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精卫”鸟。关于精卫填海的神话,我们在后面将会详述。
宓妃:最美的女子
宓妃是伏羲的女儿,她非常迷恋洛水两岸的美丽景色,经常在河边游玩,但有一次在渡洛水的时候溺水而死。宓妃死后化成了洛水的水神,管理照看洛水,阻止洛水肆虐。据说,那时在洛水流域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名为洛氏。宓妃用自己的才智教导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等诸多本领传授给洛氏民众。
http://ww2/large/5f3fa16ejw1f1h897m6r7j20fa07ndht.jpg∣
宓妃被后世誉为中国文学形象里最美的女子。她文弱纤丽,修短合度,宛若天成。无数大文豪都为她写下最美的辞章,以寄予他们倾慕的情思。
屈原在他著名的诗篇《离骚》里这么写道:“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曹植也在《洛神赋》中这样描述宓妃:“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也对她赞美道:“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本文摘自《跟孩子一起读读我们自己的神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