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人帮我们普及中国名画

(2014-05-06 10:06:05)
标签:

杂谈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名画,基本上是家喻户晓,其影像也广泛出现在各种艺术、非艺术、风雅与附庸风雅的各种场合及器物上。但普通人却几乎很少了解到《清明上河图》的深层次身世及画面图景,有幸目睹其原作的更是少之又少。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的镇馆之作《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引发国人排队围观。这个运用高科技展示中国历史上的都市繁华,给观众的印象是震撼,大家在拍手叫绝的同时,感慨创意的有趣,感叹原作的魅力。当时,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我,也是如此的观感。 

但是,围绕《清明上河图》的更多知识和基本信息我却不知:  都知道作者是张择端,此人到底存不存在?原作的真迹在哪里?2012年台北故宫展出的《清明上河图》,是原作吗?如果不是,为何还吸引了众多陆客围观?原作表现的的都市繁华,具体是如何呈现的呢?画作为何成为中国第一名画?…… 

http://s15/mw690/001K94g6zy6IEVoUrngae  

于是,一位叫野岛刚的日本记者,用极其通俗的文笔,帮助我在内的诸多中国人普及《清明上河图》的基本常识。

正如其作者所言,这本《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只能算是一个喜欢和研究《清明上河图》画作的入门书。对普通读者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虽然有诸多历史之谜,虽然此书也是以迷为名,但作者并没有完全解开这些悬疑。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知道了这幅画的多舛命运,知道了这幅画上的场景到底有什么,遍布世界的50种同名作品,为何日本保存的最多?  《清明上河图》历次出宫入宫,拥有者也伴随着多舛的命运;真迹、仇英本及清院本,名画的三大系统版本在声名远播之外,更是对宋代以降中国历史烟尘的再现和追忆。 

在艺术价值上,与写意空灵的山水国画相比,《清明上河图》的写实与表现社会人间百态,被人们评价为“二流作家画出的通俗画作”,评价不算太高。但就是这滚滚红尘中的人间百态,杂沓真实而为普罗大众所喜爱,深究起来,莫过于画中的芸芸众生,其实就是你和我。 

最后,给野岛刚先生提个建议,他的摄影水平还需要提高。书中的摄影插图,我只好忍住无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