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楼市的四重压力

(2012-09-28 21:09:14)
标签:

经济

赖伟民

楼市

财经

 

近期,部分城市楼市量价齐涨,在首套房房贷利率优惠、土地价格回升、QE3等因素影响下,不少人开始憧憬楼市新的疯狂。此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楼市仍然压力重重,切不可因一时冲动作出错误的决策。

政策压力。当前,至少还有四项收紧楼市的储备政策。首先是房产税,在上海、重庆试点的基础上,增加更多试点地区,已经是必然趋势。其次是增加二手房交易环节的税收。第三项悬而未发的政策是国家发改委正着手在房地产行业反暴利。第四项是调整预售制。

资金压力。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地产商除了销售收入外,需要大量融资用于周转。但本轮调控以来,银行的开发贷越收越紧,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也基本堵死。一些开发商主要通过信托来融资,但信托对于中小开发商来说非常困难,很多中小开发商基本靠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问题。说得好听点是民间借贷,说得不好听其实就是高利贷。这些高利贷今年年底到了集中还款的高峰期,如果年底之前还没有更好的融资渠道,开发商的资金链将空前紧张。

库存压力。房地产行业的库存不应该只算开发商的存货。开发商已经卖出去,但还没到最终消费者手上的产品,也应算作该行业的存货。房地产行业的投机炒楼者甚多,这些炒楼者相当于其他行业的经销商。在他们手上还没出手的房屋,也就相当于是经销商的库存。前段时间,北京市公安局公布北京市的空置房高达381万套(虽然该数据还有待最终确认,但即使只有一半,也是很惊人的数字),让人感受到经销商库存数量的庞大,这么庞大的库存,势必对楼市造成压力。

国际压力。近期,国际上的一些基金在蓄意做空中国房地产业。他们的基本手法有三个:一是抛售中国物业。在上海、杭州、南京、宁波等地,抛售中国物业。二是做空中国房地产股票,打压中国房地产公司股价。三是唱空中国房地产公司,针对恒大的资金链、万达的高层人事等问题大做文章,提出“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论”。对中国楼市形成压力。

基于上述四重压力,中国楼市前景不容乐观。宜进一步观望,不应盲目追涨冲动购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