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文化历史军事 |
分类: 飞刀谈兵法 |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孙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原则。孙子认为:凡先占据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主动安逸,后到达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就被动疲劳。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实战中,这种“致人而不致于人”原则通常是通过指挥者合理地奇正分合运动而具体实现的。“奇正”,一个军事领域非常重要的概念,“正”指的是正面的、常规的军事行动和军事谋略,“奇”指的是侧面的、反常的军事行动和军事谋略,其二者互相配合因敌变化,则构成了用兵作战的基本方法。此二者互为表里,可因敌转化,根据实际需要,正可为奇,奇亦可为正。“奇正分和”是争夺战争主动权的最主要途径,左右着战局的走势,也是一名指挥者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
这里所说的“奇正分合、运兵取势”的策略,根据各自实施手段不同,又可分为“欺敌误敌”和“冲虚动敌”两大类,其共同目的就在于:使对手自身的最强兵力无法在最佳时间、最佳地点进行爆发,而有利于我方的兵力、时机和地利三要素的叠加,进而发挥出强大“兵势”。
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欺敌误敌”和“冲虚动敌”的两大手段,通过奇正分合,不断调动对手,在运动中最大限度地消耗敌方的体力,消磨对手的士气,在“兵势”有利于我方的情况下,伺机决战歼灭敌人,这就是坚持“致人而不致于人”这一原则的根本原因,也是“取势”成功的关键。
又见飞刀 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