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庄子与其“逍遥自得”的自由观

(2012-05-08 07:10:25)
标签:

庄子

逍遥自得

道家学派

诸子百家

国学

分类: 诸子浅谈

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一生著述丰厚,留有十余万言,收录于《庄子》一书,现存三十三篇,分为:“外篇”、“内篇”、“杂篇”三部分。“内篇”七篇,一般认定为庄子亲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善于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艺概·文概》中赞称为“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堪称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从总体风格来讲,该书行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意象雄浑飞越、情致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的美妙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孟子》遥相呼应,共同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后人在哲学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者不胜枚举,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强调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

作为老子思想的继承人,“道”也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庄子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故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既是《庄子》一书的主旨所在。

“逍遥自得”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其毕生的境界追求。这种状态大致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说的“自我解放、心灵自由”。飞刀以为:随心所欲是自由,郊外驰骋是自由,危楼极目也是自由……然而,诸如此类的自由都不是真正的自由。能够感觉到的自由就不是真自由,因为你还在执着于“自由”与“不自由”这对范畴。你必须放下了这个牵绊,才能够体会到“心体无滞”,才能够体会到“道法自然”;也只有感觉不到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城濮之役”的始末及其对后世兵学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