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案例学习的意义与方法

标签:
原创历史文化军事政治 |
分类: 飞刀谈兵法 |
军事指挥上,古今没有一成不变的计策,但有些用兵的要领则是必须遵从的。这也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主旨思想的根本区别。同样,思虑运筹亦是如此。对于谋略的学习,必须来源于大量翔实的案例。脱离案例的纯粹理论研究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研究者陷入一个又一个的逻辑死循环;但同时又不可以只局限于案例本身,或者只局限于案例的时空特性,机械地照搬照抄案例的表象则是一种变相的“纸上谈兵”,同样毫无实用价值可言。以例生计难而刻板,以律生计易而鲜活。正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讲的“有为法”指的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因缘和合而成的事物及其表象,这些事物的出现与存在均是以内因外缘等为条件的,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事物也就不再存在了。一切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如同梦幻泡影,终会消散。人们对真理的体会在于刹那间顿现的永恒,而不是刹那本身。世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样的成功。因此,运谋的诀窍就在于:通过对以往案例的理解和现实情况的剖析,从最为抽象的原则中派生出最为灵活的策略,而不是直接从案例而派生出策略来。飞刀在随后提到的正是原则中的原则,有了这些原则,结合自身的实力和客观的条件,摒弃成见、灵活运用,则可以因势得势、因敌制敌,演化出万千计策来;而在现实生活中,对自身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及时加以总结,如同前面我们剖析历史经典一样,知其所以成、所以败,不以事大而重之,不以事小而轻之,一并纳入我们的思维体系,真正地保证思维开放性以及行知合一性。这就是“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