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用危机,西周亡国的前奏

(2009-07-29 07:28:38)
标签:

原创

历史

春秋

文化

军事

分类: 飞刀评春秋

西周末年,周幽王最为宠爱的妃子名叫褒姒,传说其美艳绝伦,是不世出的美女,虽身得专宠,却从未开颜一笑。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听信佞臣虢石父的乱言,在与褒姒驾往骊山之际,夜举烽火召集天下诸侯。畿内诸侯怀疑镐京有刀兵之乱,迅速领兵点将,驰往救援,直至骊山脚下,见幽王与褒姒饮酒作乐,才知道并无戎兵入寇,只是幽王和爱妃的一个玩笑罢了。诸侯们面面相觑,心怀怨气,携怒卷旗撤回属地。褒姒见众诸侯忙去忙回,徒费辛劳,不觉抚掌大笑。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幽王失信于诸侯之后,因立储之争,太子之舅申侯引来西戎,围困镐京,幽王欺骗诸侯在先,此刻再举烽火,竟无片甲为援,身死戎兵之手,为后世所耻笑。此后,西戎时常驱兵骚扰关中地区,子民流离失所,周室王业至此衰微,幽王的继任者平王只得迁都洛邑,以求苟安,中国也由文、武二王开创的西周盛世,进入了东周列国的春秋乱世。

烽火是我国古代边防重要的军事通信手段,军队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信息,烽火的燃起表示国家出现战事,军情危机。据史料记载,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为分封制,即周天子把王族、功臣等贵族分封到全国各地,建立诸侯国,成为一方诸侯。该制度的核心就是周天子授民授土予诸侯,并由天子依照统一的法令进行统治。平时诸侯定期朝奉天子,入贡称臣,一旦遭遇战事,天子燃起烽火,诸侯则出兵勤王,共同御敌。因而,烽火是与兵符同等重要的国之重器,起到守国护民的作用,怎可被君主当作儿戏,用于玩笑呢?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此处的“信”即“信用”的意思。《说文解字》解释为:“信,诚也;诚,信也”,二者互训,本意相通。孔子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儒家看来,“信”被作为一种君子所应具有的基本品质,是进德修业的根本,建功立业的基石。同时,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大都将“信”作为称雄乱世的权术手段,开创盛世的政治基础。《左传•文公四年》中讲:“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左氏在此已将“信”的作用提升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社稷兴衰的重要地位,认为国家若得不到百姓的信任就无法立国,君主若得不到臣民的信任终不能君临天下。“小信成则大信立,明主基于信”,故而君主必须从小事做起,由小及大,树立信用,取信于民,方可令行禁止以图大治,成为真正的王者。桓公守曹沫之约,齐终九合天下;商君起徙木之信,秦始独领群雄。古今圣主言出必行,徙木小信尚不能失,匹夫之约且不可违,更怎能以烽火而戏天下呢!如此看来,幽王身死戎乱,遂亡西周也在情理之中了。


 信用危机,西周亡国的前奏    

 

PS:2009年7月29日,新浪网【文化漫谈】将本文加为精华,飞刀在此感谢论坛和各位管理员前辈的推荐与指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