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过来看看,你老妈煮个饭菜,这厨房里就乱乱的,到处都是水,还有菜叶子,简直就像鬼子进村了。”先生把儿子叫过去,指着厨房,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
“我已经改变好多了,这些是细节问题。我之前少进厨房嘛。”江小帆有些不高兴地说道,因为先生在一直在老家养腿伤,为了照顾好儿子,年后回来,周末她就逼着自己去菜市场或超市挑选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回来洗好切好,并学着炒菜。乐乐也没有选择,也不再挑剔,而是安安静静享受着她弄的饭菜。
周日下午,她早早弄好饭菜,嘱咐儿子收拾好东西,送他上车后,她又慢慢走回家。一个人呆在空落落的家,有些五味杂陈,有时候和先生打视频交流一会,问问爷爷的身体情况,也问问他的腿伤好得怎样了。知道他清明节又是要回去的,所以干脆劝他过完清明节再回这边了。
虽然这段日子对她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煎熬,平常上班忙着各种琐事,周末看到儿子身上的种种小毛病小问题,想到他还有一年多一点点时间就要高考了,她心里难勉着急,焦虑,担心,也希望通过种种方式方法来影响他,改变他。
第一次,她把一位优秀的老人苏老师叫了过来,虽然他们也不是特别熟悉,只是在一些小型会议上认识,简单交流过,但她听说他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儿子。于是想到向他请教,他是如何培养儿子的。
她那天哄着儿子说,现在刚过年不久。一会儿,一个伯伯要来我们家交流,我们一起接待他吧。儿子摇摇头说,你自己接待吧。说完就躲进他房间里去了,她有些无奈,又感觉自己对儿子这种状态有些无能为力。
他们先在客厅交流了一会,她才知道苏老师的儿子不是一般的优秀,而是社会顶尖人才。苏老师也分享了他从小是如何培养儿子的,带给她一些启发。她想到在儿子初三时,她因为工作的搬迁就去了更远一些的地方办公,自己周末回来,有时看到儿子只是上上网课,其他时间大多也是呆在房间里玩手机。
有时候说他,他也不怎么听,于是她也去健身运动了,几乎不怎么跟儿子交流。她不由有些自责,觉得自己之前陪伴他的时间太少,他们母子之间缺少基本的沟通和交流。
好说歹说,儿子终于从房间出来了,听苏老师说了一小段话,他便明白他的用意,后面也不想听了。江小帆挽留苏老师一起去门口餐饮店吃饭,苏老师开始不好意思,但江小帆诚意挽留他,也说希望趁吃饭的机会,再让他说说他儿子的故事,希望乐乐能够听进去一些。
第二次,她又请了另外一位熟悉些的老师过来,但乐乐明白他的意图,怎么样也不开门,也不肯出来了。她有些沮丧,那老师安慰她说,你自己要把心态放平稳,不用太着急,你要先顺着他,一切顺其自然,但当然不是放任不管。她请他吃饭,他也不吃,匆匆忙忙又回去了。
第三次她琢磨着,既然这种方式他不接受,她不如换种方式,让他走出去看看。于是想到,年前见过的一位老乡,也是先生的发小张先生,是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自己开了二十多年的工作室,可是他们一直都没有去过。
他哄着儿子说,哎呀,之前都是你爸跟我一起去拜访人家叔叔的,现在你爸受伤了,那我们出门去拜访人家了。
乐乐开始不愿意,后面却提出了要求,说明天学校搞游学活动。但他没有报名,也不想和其他没去的留在学校,他要老妈给他请假,他和另外几个同学自己出去玩。
为了乐乐能够走出去,她只有答应他,也嘱咐他要注意安全。当乐乐磨磨蹭蹭半天才出门,到了那里都快十一点了。
张老师在他的工作室接待了江小帆,他们两个交流了很久,江小帆向他说了家里最近发生的不幸,儿子的心理和学习状态,表示了心里的担忧。
乐乐开始一直在外面玩手机,不肯进去,只到十二点了,才被张老师劝进了里面的房间,她坐在外面的办公桌上。没想到他们在里面竟然谈了一个多小时,她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后面看到乐乐一脸兴奋地出来,还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
她说请张老师和他们母子一起在附近吃饭,但张老师却说他还有点事,这次不去了。她也就和乐乐自己两个人准备去吃饭了。张老师嘱咐他下周末再去。
席间,乐乐却说,老妈,你以后不要再随便约人了。我下周末也不再来了。
“哦,我看你们都谈得挺开心的呀,你说说看,你们都聊了些什么。”江小帆观察着他的神色。
“没聊什么,有些我也不太听得懂,什么肉身啊,精神啊。”
“哦,肉身就是指我们的身体,精神是指我们的意识,想法,信念等。可能张老师说的有些专业,下周末,我们去参观这里的一所高校吧,以后我们还可以再来这里。”江小帆赶紧解释并顺着他的心意说。
因为张老师没有和他们一起吃饭,人家担搁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她便发了个几百的小红包给他,说请他吃饭。她刚才在外面,看到他们的收费,都是以千为小时收费的,一个套餐至少都是五、六千元。
不管如何,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她着急、焦虑的心情也得到了一些小小的缓解,她想,只要自己用心给儿子引导,同时借助一些外力的帮助,儿子始终会朝好的方面发展。
她想起刘亮程的话,生活是一个不断添置、丢失、损坏、再更换的过程。这对她很受用。人在苦闷和迷茫的时候,向他人诉说没用,占卜没用,信仰宗教也不过是把自己交出去,身心暂时得到安放。还是多读书,多向优秀的人请教,学习,可以给到自己一些方向。
人这辈子,从莽撞少年,到沧桑中年,再到耄耋老年,分别会对三句话有真正的体会:一切都有希望。一切自有安排。一切都会过去。都会过去……她默默念着,这天晚上送乐乐上车后,由于太累,她竟然也一下睡过去,醒来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多,看向窗外,竟然下起了雨,二月,乍寒还暖,南方的回南天,一会儿干燥,一会儿潮湿,很多人,不是等雨就是等风,这完全是一种迎接的准备,承受的心理。
当奶奶不幸忽然离开的时候,当先生受伤,一时片刻好不了的时候,她在思考,今后该怎么办呢。
有些事情只有自己亲自经历了,才深知来日并不方长。那段时间,无奈、自责,悲痛,伤心,绝望,各种各样的情绪充斥了她的身心。她也明白好走的路,不一定是容易的路,选择难走的路,希望能增加智慧,希望老天给我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如果有来生,一定做个听话的孩子,绝不叛逆。小时候自己做过的一切,从没想过,父母的无奈和心疼,现在懂得了,子欲孝而亲不在。
坐在窗前听雨,她觉得今年等待春天的日子特别长,简直度日如年。明早开始,她也要为孩子祈福,比写字更虔诚,不会中断,愿我们大家都幸福,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