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有很多朋友。
但是有些朋友不能永远,只能存在于那个阶段,过了那段日子,离开了那个阶段,也只剩下了美好的回忆。
有些朋友可以永远,但永远也只是说着淡淡的话,不能太深,一旦深入,触到了双方的底线,或许这个朋友就做不成了。
能走到永远的朋友,很少。
小学的时候,朋友于我来说,就是一起玩耍的伙伴。那时我比其他同学要小两到三岁,很多同学嫌我小了,不跟我玩,只有大我一岁的小青和我一起玩。常常是玩到天黑还不尽兴,索性跟她一起回到她家,一起吃饭,要不是爸妈下班之后找上门来,还要一起睡觉的。
二年级期末的时候,小青转学走了。至今我还记得爸爸当时帮我买来送她的日记本,还有我们最后一起吃的汤圆。我非常高兴,也非常难过。爸爸给她本子我感觉比给我自己都开心。但是后来,后来她再也没有回来,漫长的小学时代,有时想起她来,甚至都能掉泪。
高中的时候,我和小青终于在同一所学校,但是我留过级,所以她比我大一级。辗转联系上之后,却发现无话可说。那么多年过去了,各自的际遇不同,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印象中那个露出豁牙大笑的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沉稳内敛的淑女。
小青快到高考的时候,我们有一次在学校门口的天客隆偶遇,她伸出手来给我,手心里是店主刚找给她的两块糖,我推辞不要,她急了,走过来硬塞到我手里:“拿着。”我捏着糖,走出店门,心里满满的,全是温暖。回去后,连夜给她写了封祝福的信,希望她考上好的大学。但是再后来,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了。
初中的时候,我有很多贴心的朋友,每一个同桌,都是我曾经最亲近的人,她们都曾趴在我耳朵上,告诉我关于电视剧的最新消息,告诉我英语单词怎么读。还有一个最难忘的同桌,她曾经在早读的时候,连续几天趴在我耳边轻轻给我唱歌,唱的是《甘十九妹》的片头和片尾曲,还有《白玉霜》的片尾曲,歌声非常动听。那时她隐隐约约像在早恋,和我们上一级的一个男生走得很近,我还很着急地给她写纸条,劝告她。现在想来,无一处不是温馨美好的回忆。
还记得初中时的第一个同桌,她把我的画拿回家挂在墙上,还说她的英文字母不会写,是和我学的。我也曾多少次一边上课一边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和她写纸条,好像总也有说不完的话。后来为了一点小事我们吵架了,真不知道当时我为什么那么固执,怎么也不和她和好。还找到班主任非要调桌,和她分开。看着她当时落寞的流泪,心里很难受却又很舒服。真难为她当时的一片真情,为了和好,她还找过我们的英语老师,让老师劝过我,可是我那时候就是很倔很倔的,越是有老师看着,越是做出决绝的样子来,越是不和好。直到冬季越野比赛的那天,她参加三千米长跑,跑了第二,快到终点的时候累得弯下腰直喘气,做为迎接班级功臣的积极分子,我这才拿着毛巾迎上去,和许多同学一起围住她,从此之后才开始重新说话,可是我们却不再是同桌了。
高中开学的第一天,我记住了班主任的话,他说,你们要珍惜这高中三年同学之间的友情,小学初中的时候还小,大学的时候事多,只有高中同学的感情是最纯真的。走到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番话,觉得确实挺有道理。那么多的同学,如今联系的也没有几个,但是只要想起他们来,留在记忆里的还是他们当时单纯的目光。
L是我高中第一个同桌,我们的认识颇有戏剧性,第一天开学时随便坐,我们俩就随便成了同桌,无所不谈。后来调开座位后也是身已离,心还在。一起去吃刀削面,一起在自习课扔纸条,只不过一年的时光,却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高二的时候,她远渡海外,就再也没有机会和她一起重温当年的时光了。
所幸我们都是长情的人,这些年兜兜转转一直联系着,直到她回国去了上海。直到中秋节前在一起吃了顿饭,絮絮叨叨地说了那么多,我才发现原来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朋友能成为朋友,必然有一定的道理。
就在刚才,远在上海的L给我打电话。原以为她只是因为上海下雨无聊而想起了我,没想到意外地听她剖析自己的内心,说我们两个最投缘,上次她回家来,只和我聚了聚,XB是她初中时的好友,两家挨得也近,但是她没想见她,也没什么话说,有什么话还是想对我说。我虽然很淡定地继续和她聊着,但是放下电话之后,久违的感情好像一下子又涌到了眼前,眼角又熟悉的湿了。这么些年我早已长大,离小时候纯真火热的情感越来越远,可这一刻我恍惚又看到了那个和她手拉手去吃刀削面的自己。十六七的年纪,那么单纯。
那么单纯的眼睛,也许进入大学之后就不再那么清澈了,和朋友在一起的日子,甜蜜过,也伤心过,最终还是归于了平静。人长大成熟了之后,表达感情就不会像以前一样直接、无惧了。现在的社会通讯发达,短信发着,互联网上着,偶尔想起就联系一下。想不起来的,都消散在风里了。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我要参加的朋友的婚礼,枣庄的你,还有烟台的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