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学生到富士康实习未必全是坏事

(2010-10-13 01:52:55)
标签:

河南大学生

富士康

教育厅

红头文件

大学生就业

教育

分类: 杂议杂评

 

据传,河南教育厅发文号召(有报道称强制)大学生到富士康实习,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富士康公司向当地政府公关的结果。对此,网上当然是讨伐声不断的。可是,有的批评家把学生到富士康实习称之为“教育的悲哀”而大加评述则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因为,大学生带薪参加实习其实是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一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河南的学生到富士康实习说到底也未必全都是坏事情!起码,这对我们失败的教育是一种反思。

 

首先,没有任何说得通的理由能说明:学生为什么不能去富士康实习?

把河南学生到富士康实习当做“教育的悲哀”的人,理由翻来覆去只有两条:其一,强制;其二,称很多河南学生的专业“不对口”,不属于“教学计划”的选择。

关于强制,河南以红头文件号召的举动显然有些欠妥,但这毕竟不属于教育范畴的事。强制的东西未必是坏事,也未必是好事,这不能成为“教育悲哀”的理由。因此这个理由可以忽略不计;至于第二个理由,那笔者不能不骂一声“迂腐”了!

什么叫专业对口?什么叫教学计划?我相信口口声声高喊维持教育模式的人们一定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我们先不去跟他们较真儿,只需要问问这些纸上谈兵的“教育家”们有没有具体统计过中国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们毕业后找到的工作中专业对口的有多少就可以真相大白了!——对!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根本就无法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学工程的找到银行的工作、学金融的找到工程队上班——这样的错位现象在中国比比皆是。既然大学毕业后大多学生都无法专业对口,那实习时还要坚持所谓的“专业对口”,不是典型地脱离实际“玩教育”吗?

中国教育的弊端其实很多人都看得很清楚,但真正肯承认教育有问题的却没几个!在中国,教育和实际脱节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真要是大学生毕业后都能“专业对口”地找到工作,中国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哪里还会有压力?中国现在的大学生,真正该学习的不是教条式的“计划内教育”,而是对学习、对事物、对社会的一种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无论富士康是不是有实力的公司,也不论它有没有过“N连跳”的传奇故事,作为一家企业,能给大学生提供一个上岗实习、熟悉社会的机会难道真的全都是坏事吗?我看,那些书呆子一般死守着教学计划迟迟不能适应社会的学生才是“教育的悲哀”呢!

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社会”这门“课”都不及格,有的甚至为零!可中国教育真正的悲哀在于,有些迂腐固执的学究们根本不顾社会的就业和竞争压力,想方设法地给大学生们继续灌输着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好好按教学计划走以后就肯定能找到工作等等之类不切实际的谎言。结果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到了社会上后才发现竞争如此之大,就业根本就不象学校里教育的那些容易。于是,很多人在痛苦和迷惑中挣扎上好几年,才真正肯务实地从低做起,重新学习。别说专业对口了,很多大学生能从基础业务员或营销人员这些基本职业里生存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说,能有富士康这样一次实习的机会,又哪里算得上坏事呢?

 

其次,有多少学生找得到这样薪水的实习职业?

据说,有很多学生抱怨“很不喜欢”去富士康实习。难道富士康的实习工作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仔细看了看相关报道,发现富士康给实习学生开出的工资是月薪一千五,加班有加班费的条件。请大家公平地想想,大学实习生能找到一个月薪一千五百元实习工作真的很差吗?笔者毫不怀疑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可能在实习中就能找到待遇很高的单位,但大量的大学生根本就无法在实习中找到能开出一千五百元以上的工资的企业!

再回到所谓的“教学计划”上,很多高校给大学生联系的实习单位可能很符合“教学计划”,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实习单位都是“免费”使用实习生的,能给出几百元的生活补贴的实习单位已经属于条件较好的了。于是,大学生们在这些“免费”的实习单位往往是一种交差应付式的实习方式,不付钱的实习单位也对学生的态度睁一眼闭一眼,哪里管你学不学得到真本事!——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高校实习的现状!如果说富士康在“剥削”学生的劳动,那这大量的不付钱实习单位又算什么呢?

因此,很明显,所谓的学生“很不喜欢”去富士康实习,完全是一种懒汉的行为,完全还沉浸在“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谎言里!云南是一个贫困地区很多的省份,每年的昆明都有很多从云南各地州上来求学的孩子,他们一边在大学学习,一边因生活压力却不得不早早地在社会上找兼职或实习的单位。如果他们能有一个到富士康实习的机会,能挣到一千五百元的工资,对他们来说有多大的帮助啊!——一个待遇不错的实习工作反而遭到“反感”,除开因强制带来的逆反心理,这里面又包含着多少“教育的悲哀”呢?

 

第三,就算富士康在“滥用”,那早一天让学生看清现实的残酷也是坏事吗?

当然,笔者也并不认为富士康支付的一千五百元月薪就没有所谓的“剥削”成份。商人都是想利益最大化的,富士康当然不例外!富士康之所以要公关政府以文件方式强制学生实习,理由之一也肯定是因为学生实习付的薪酬相对要少!在河南这事件以前,就有调查称富士康公司有“滥用学生劳动力”的严重问题。富士康在这件事上办得也并不干净!

可问题是,就算富士康在滥用学生劳动力,那让本来就社会经验严重缺乏的中国大学生有机会到富士康这样的公司去实习感受一下社会的压力和现实的残酷,让他们对即将面临的毕业后的就业状况有个清醒的认识好呢,还是让他们书呆子般地守着“教学计划”去做梦好?看到了富士康的状况,了解一下一千五百元的月薪有多艰难,整理一下自己的人生定位,重新制定一个实际可行的就业计划对于当前的很多大学生来说象金子一样地珍贵!

笔者想借此机会再次纠正一下一个被混淆了的概念:大学生只是一个“学子”,还没有成为“人才”!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准人才!——经过锤炼,能够融入到社会并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才叫做人才!捧着学校的书本和一纸文凭就认为能找到好工作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梦幻思想!中国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要想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得好,越早进入社会越对大学生们有利!富士康能够提供一份让大学生了解社会的带薪实习职位,实在不能全都看成是坏事!

 

因此,河南省发文强制号召大学生到富士康实习的做法的确是欠妥的,但如果把学生到富士康实习看成是“教育的悲哀”也完全是脱离实际的书呆子思想!倘若没有发文号召(或强制)的极端作法,富士康公司提供的实习机会对于时下的大学生来说,不但不是教育的悲哀,反而是教育之幸!中国的未来需要人才,不需要自以为是、飘在社会之上的书呆子!

 

                                                            2010-1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