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女子马拉松白雪历史性夺冠刘翔中国体育 |
分类: 体育 |
今年的体坛注定是中国的突破年:张琳的游泳破纪录,王浩的男子竞走银牌,今天在田径世锦赛最后一天比赛中,21岁的小将白雪又历史性地挂上了女子马拉松世锦赛的金牌。如果不是三大球的向下突破,北京奥运会后的中国体育界倒真有节节看高的趋势。在这个有着诗一般意境的名字的女孩又一次突破历史时,我们对于在北京奥运会惨遭零封的中国田径又该有什么样的思考呢?
第一种思考:兴奋
在这个“兴奋”里,绝对不含有“兴奋剂”的意义!中国的田径有过兴奋剂的尴尬,但越来越趋于理性和科学的训练已经让更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明白了体育竞技成绩清白、公正是最侠义的胜利;在这个“兴奋”里,包含着中国马拉松二十年梦想成真的快感!在这个“兴奋”里,有着赵友凤、黎叶梅、栗娟、孙英杰、周春秀这前五代女子马拉松运动员不断争取的历程;在这个“兴奋”里,还有数以亿计的中国观众翘首企盼了许久带来的激情!能够圆一个体育的梦想,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了不起的喜事,具备着划时代的意义。
第二种思考:实力
有人提出了女子马拉松多名名将未能参赛的说法,仿佛又想提供些“胜之不武”的依据。白雪在赛后的回答很是高明:“我自己也有一定实力,要不然拿不了金牌!”——的确,竞技体育的赛场里,没有实力是拿不到金牌的。“有名将未参赛”只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邢慧娜当年的奥运金牌不也有人说是牙买家“大意”的缘故吗?命运总是会垂青有实力和有准备的人!没有实力,机会出来了你也把握不住。有实力、有雄心、肯用功就能创造历史,就值得对未来有所期待。白雪期盼的奥运会金牌,在实力的基础上也将是国人的希望!
第三种思考:团队
在白雪的金牌后面,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北京奥运会铜牌的得主、老将周春红的贡献,正是周春红、朱晓彬等队友的团队奉献才将白雪送上了冠军的领奖台。中长跑项目是一个较特殊“个人”项目,如果有一个团队的协作,将会给运动员带来成绩上的提升。我国的女子中长跑向来都有着团队支持突破历史的传统,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当年的“马家军”。战术领跑、协作、牵制成为了尖子队员最终夺冠的一个有效手段。在白雪夺冠后,媒体一定会不吝誉美之词,尽管可能性不大——但笔者仍然有一个希望:倘若在其后的宣传炒作中能多讲一下团队,也许对中国的体育更有利!近期出现的男篮惨败、女排连败的遗憾都是因为团队出现了问题,被白雪一块金牌遮住眼睛,看不到其队友的奉献的话,将是对这个项目创造历史的艰辛的最大亵渎!
第四种思考:科学
从张琳的澳大利亚教练、到王浩的意大利俱乐部拉练,再到白雪的夺金,我们更应当清醒:结合当今世界的先进经验进行科学训练的重要性。女子马拉松项目的第一个国际大赛冠军赵友凤当年就是在日本教练的指导下获得长足进步的!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不断突破、不断追求人类极限。可以想象,如果现在还是沿用过去几十年前的老训练方法不提高的话,博尔特的极限纪录刷新都只能是痴人说梦。世界在进步,科学和技术都在进步——体育场上也是如此,希望中国体育界千万不能因一时的成绩提高而再陷入到过去有过的孤芳自赏、夜郎自大的层面上去,继续坚持不断更新的科学训练和交流,才会是中国体育长盛不衰的保证!
第五种思考:独苗
这是中国体育最可怕的经典思维!“守着刘翔盼奥运”的故事已经让我们获得了太大的教训,白雪的夺冠千万不要再诱发中国体育官员们惯有的“独苗”思想。应当看到,之所以我们女子中长跑项目有着一定的优势,是因为“上头”重视的缘故。中长跑是有希望“拿牌”的运动,所以就值得投入,而这种投入,周期性地为我们输送着人才,但人才一冒头,就会陷入了被“独苗意识”重点培养的愚蠢作法中去!刘翔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过去110米栏在中国几乎无人过问,等刘翔夺了冠了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而与此对应的是其它的项目又开始被遗忘!体育是多元的,中国体育的厚此薄彼思想已经让我们吃了不少的亏了,此次白雪的夺冠一定不要再成为一种思维上的“独苗思想”的开端,体育比赛有无数个项目,要树立我国体育大国的形象,请体育管理者们不要再只把眼睛盯在几个优势项目上,增强实力、均衡发展、科学调控是体育整体发展走强的必要因素,在为成绩欢呼的同时,也要为现在尚未突破的项目留住一片心!
其实,除却这五种思考之外,肯定还有许多人想着第六个思考,就是展望。但我想,倘若做好了上述的五种思考,展望已经是无需要进行思考的。真正有准备有实力的队伍,能在胜利时想清了正反的规律,到了未来的赛场院上,突破历史的将不仅止是一两个项目,而是整个强大的中国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