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庸是鲁迅之后唯一可称之为“先生”的作家

(2009-06-25 05:35:00)
标签:

武侠小说

作家

新文化运动

金庸

鲁迅

中国

文化

 早在十数年前,有好事者曾经给中国现代作家来了一次排名:鲁迅排名第一,而金庸则位列第二十位超过了许多的优秀作家。当时这个排名就招来不少的非议,尢其是对金庸的排名靠前非议最多。而近来,伴随着所谓的“金庸加入作协”的问题,讨伐 金庸先生的声音再度大作,仿佛把写“武侠小说”的金庸放入作家的行列就是对“作家”这个名词的侮辱一般!其实,以笔者看来,金庸不仅毫无争议地是个作家,而且可以说是继鲁迅之后中国唯一可以真正称之为“先生”的作家!

称鲁迅为“先生”,相信很多人没有争议。鲁迅先生不仅在文学方面的造谐深厚,而且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是有名的思想家,《阿Q正传》对旧中国人愚昧落后的描述也无人可及。但倘要说金庸是“先生”,很多人就要大摇其头——金庸写的是武侠小说,难登大雅之堂,说他是作家尚有人不服,你还妄称其“先生”?可细观鲁迅之后直至如今,能称之为“先生”的人物确又的确非金庸莫属了!

 

影响力

首先,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影响力上已经大大超过了其它的作家。

金庸原来是一个不成功的编剧,后来改写武侠小说。他的小说自八十年代初传入中国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金庸迷的人群小到十多数大到七八十岁,可说是妇孺皆知。中国的有名数学家华罗庚更是称其武侠小说为“成年人的童话”,可见评价之高。而他的用武侠作品名字写的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更是多人倒背如流。

有人说台湾的琼瑶的爱情小说也有很多读者,但琼瑶阿姨的小说毕竟是有明显的读者人群的。而金庸的小说则喜欢的人群更广、更多,影响也够深远。他的多部作品短短三十年就被几十次改编成不同版本的影视剧且广为流传。甚至因为金庸作品,还带动了古龙、梁羽生等一大批武侠小说作家的作品热。

因此,无论你严肃文学也好,新潮文学也罢,要从影响力来看,金庸武侠的影响绝对在中国是首屈一指,无可比拟的!

 

历史性

金庸有着很强的历史研究功底,他的武侠小说多数采用历史人物敷衍成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并借此对当时的历史进行了思索和研究,这也是金庸为什么想把他的武侠小说廉卖给中央台希望拍成象《雍正王朝》一般的电视剧的缘由所在。

作为香港市民,金庸的历史观显得更为公正,比如当时在中国以姚雪垠的《李自成》为代表的历史小说对李自成有一定的过度的褒美,但金庸的《碧血剑》里却公正地把李自成入京后的种种历史真相诉诸于世。同时,由于武侠小说的通俗性,大量对历史认识较浅的各年龄段的市民通过金庸的小说了解了历史的状况,有益地帮助了他们树立历史观。

金庸武侠里的历史观还与其它的武侠小说作者不同。例如梁羽生,他注重的只是把他的主人公放到历史事件中去完成他的故事编造,而金庸则一定是按照历史线索的进行,把他的人物用来服务于其中。这样,人们在欣赏武侠时就能了解历史。

 

时代感

金庸讲述的是古代武侠故事,但反应的却是现代的情感,是一个打着武侠旗号书写时代的作家。

金庸是个香港人,他的作品很多都是基于对时代、对香港社会的理解,用古代的事溶入现代元素写成的。人们可以从他的作品里看到叛逆青年(杨过)、看到原则派(郭靖)、看到痴情情种(段誉)、看到关系公关名家(韦小宝)、事业型女强人(黄蓉)……而这些典型人物,在时下的时代里随处可见,而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现代思想,时代观点也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的有些作品,总是非左即右。不是离经叛道地纯现代玩意,就是食古不化的否定时代的产物。而金庸的武侠却能够做到传统时不失时代感,现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的效果,仅此一点,就足可以为许多现代作品的之师!

 

教育性

金庸能称之为“先生”,更在于他的作品里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从以往的武侠小说来看,武侠创造的人物往往容易陷入到单纯的扬善惩恶的思想中去,所刻画的剑仙侠客也多数是以单纯的“正”人君子的形象简单教育于人。可是金庸的武侠作品则不然,他以人性的观点把主人公还原成人,以人辅人,以人教人,就如《神雕侠侣》中郭靖对杨过的改造一般,用“人”的魅力潜移默化地使受教育者走到正常的规道中来。

深受很多青少年观众喜爱的郭靖、杨过、段誉、韦小宝、张无忌等人都是有很多缺点的凡人,人们既喜欢他们的优点,又明白他们的缺点,不会把他们当作纯偶像来盲目崇拜。而这一切,又恰恰在无形中让青少年从中感悟出人生的道理,学习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人生知识!

同样,相对于层次较高的读者,类似于黄药师、雪刀老祖、天山童姥、谢逊等亦正亦邪的人物,也更能体会人性多样,正邪无常规的道理,从而从人性中却感悟作品。

 

对于一个影响力巨大,书写时代及人性,并能带给人们以启迪的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作家,我们凭什么不能称之为“先生”?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起于《明报》连载形式,更真实的反应出其武侠小说的性质。我们绝不能因为他的小说是“武侠小说”就否定他是作家,更不能因为是“武侠小说”就打入粗鄙文学的另册。有观众的通俗小说同样有精品,通俗小说的作家同样是作家。鲁迅先生用新文化运动提醒人们觉醒,他是大家,是“先生”,而金庸先生古今相益,用通俗演铎历史、展示时代,唤回人性同样也是大家,是“先生”。如果要模仿新文化运动给金庸先生的武侠找个定位,我想完全可称之为“新武侠文学”!!!

 

 

                                                      2009-6-25晨于昆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