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捕集概念股
(2010-11-25 07:36:14)
标签:
股票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展,到2100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聚集量将达到百万分之一千一百,整个地球的气候条件将逐步接近史前
年代:地球大气层和金星的大气层相类似,二氧化碳取代氮气成为主要成分;温室效应造成的高温将不适合
任何动物的生存,人类社会则将在这一进程中崩溃。
力。作为补救措施之一,人类已经开始尝试将碳捕获与封存(CCS)作为一种产品推向前台,并已经在部分地区
进行试点。
能源建设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绿色产业最主要有两大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涉及到绿色的产
品、技术、服务等几大部分。在内容上包括了新型节能材料、新能源汽车、海水淡化、垃圾发电、水处理、
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二氧化碳捕集等先进产品和技术,同时还有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构筑绿色
产业体系的整体解决方案。
质就是能源变革。据了解,低碳经济主要内容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包括火电、汽车(新能源汽车)、建
筑、工业减排,以及循环经济和节能材料。
万亿吨。而经过数千万年的时间,地球上的原始森林也吸进了数万亿吨的二氧化碳。被植物所捕获到的大多
数二氧化碳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都演变成更加固定的地质形态,包括石灰石、页岩,也包括煤炭、石油和
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
的植物或者火焰每排放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森林或海洋就会重新吸收一个同样的分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
度为百万分之二百七十。
进碳的能力逐步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对能源需求贪得无厌的工业革命引发了碳氢化合物燃烧量的骤增,从
而扭转了数亿年来碳储存的平衡。从18世纪末以来,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从微不足道的每年1亿吨上升
到每年63亿吨,大约比生物圈所能吸收的量多了一倍。由于每年进入大气层中的碳量比被捕获的碳量多出32
亿吨左右,所以大气层中碳的聚集量开始上升,增加到了现在的每百万分之三百八十以上。
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它
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以及封存三个环节,可以使单位发电碳排放减少85%至90%。
知,煤炭造成的污染破坏也是很严重的。如果不解决煤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中国的
环境污染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同时,随着世界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关注,中国因此承受的国际压力
也会越来越大。因此,中国应及早自行开发碳捕捉及封存技术。如果不及早自行开发清洁煤炭技术,中国今
后还将被迫去购买美国或别国的相关技术,处境会相当被动。
碳排放的目的。应用碳捕捉及封存技术将使煤电成本增加21-91%。如果能将捕获的二氧化碳加以利用,比如
注入油田以增加石油的产量,成本就可能降低。
室效应;另一方面也会对人类有利,比如说用作植物气肥和果蔬保鲜剂。还可作为某些灭火器的原料,工业
上可制纯碱、尿素、汽水等,二氧化碳的成品干冰可作制冷剂,保藏容易变坏的食物,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另外在温室栽培中,常用二氧化碳作为肥料。
生产能力每年约1000万吨。中国有二氧化碳生产企业100家左右,生产能力是每年200至250万吨,而一个几十
万千瓦的燃煤电厂,一年能捕获二氧化碳100至200万吨,同目前中国企业生产的二氧化碳的总量是差不多的
,目前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消费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类面临一个问题是,由于过度地使用化石原料造成了
二氧化碳过多,而人类无法消费多出的庞大的那部分,所以造成了一系列气候和生态问题。
验研究表明,注入2倍体积的二氧化碳,可以驱替一倍体积的甲烷气体,目前,世界上有70个油田通过注入二
氧化碳来提高石油回采率,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碳埋存技术。
气隔离若干世纪,目前深海封存在全世界还未被真正采用,也未开展试点示范,仍处于研究阶段。
试验项目建于德国北部SchwarzePumpe发电厂旁边,每年将捕获10万吨二氧化碳,随后将之压缩,埋藏在枯竭
的Altmark天然气田表面以下3000米的地方。该气田距离发电厂大约200公里。示范项目耗资7000万欧元(5700
万英镑),能够输出12兆瓦的电力和30兆瓦的热能,足以供应1000多户家庭。
术综合在一起的示范发电厂。这家发电厂只是一项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的试验田。该计划从俄克拉荷马州一
家燃煤发电厂捕获和存储二氧化碳,将于未来几年内开始运转,每年捕获150万吨二氧化碳,并掩埋于附近的
油田。
目。2008年7月,中国华能集团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CSIRO)正式宣布在北京成立的燃煤电厂二
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建成投产。这项由华能控股的西安热工研究院设计完成的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
示范工程,坐落于北京郊区,是中国首个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预计其年回收二氧化碳能力
可达为3000吨。
九龙电力全权管理的合川双槐电厂将建成西南地区首个、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碳捕集装置。目前该装置
正在调试中,年底投用,每年将吸收1万吨二氧化碳。该项目由九龙电力控股的远达环保工程公司和双槐电厂
共建的烟气净化综合实验基地,将于年底投入使用。该项目投资1800万,将围绕二氧化碳减排、污染物综合
控制等内容开展就地实验。建成后,一年捕捉1万吨二氧化碳,将是国内最大的碳捕捉基地。
九龙电力控股的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公司高瞻远瞩,五年前就投入巨资进行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技术,
并作为国家863科技支撑计划的主要实施单位,开展燃煤电厂烟气综合治理,在重庆建设了合川烟气实验基地
,规模居亚洲第一,目前该技术已经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目前远达公司已协同世界知名公司康宁与
AE&E公司的专家,在12月即将举行的二氧化碳减排国际研讨会上分别就北美和欧洲的CCS技术进行专题报告。
远达公司技术中心相关工作负责人也会在会议上就中国二氧化碳捕集研究现状进行报告。此外,远达公司还
将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位于合川的实验基地,实地考察二氧化碳减排装置。
目的批复》,同意蚌埠涂山热电有限公司工业废水沼气回收利用项目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并授权涂山热
电作为中方实施机构开展项目活动,向雷克碳资产有限公司转让该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总量不
超过4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吨二氧化碳当量转让价格不低于8欧元。
222.1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年至2020年每年减排22.22万顿二氧化碳当量。国外接受方雷克公司是于2009年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
主要参与购买与投资的项目类型包括余热、余压、废气能源回收和有机废弃物沼气回收项目等。
装置规模最大的供应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