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
(2009-03-21 14:43:51)
第三章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
教学任务与要求:了解运动员状态诊断的意义及目标体系的建立;理解竞技能力的构成及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运动成绩、竞技能力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什么?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理解各运动项目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在实践中的正确应用。
教学步骤
第一节 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一、运动成绩释义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
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
包括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一)竞技水平
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作竞技水平。不同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
出来的竞技水平也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比赛结果的评价方法也不相同。
(二)比赛名次
比赛名次是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不论哪一个运动项目,比赛结果都
必须要分出名次。在许多情况下,比赛名次的意义甚至超过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
价值。在世界性大赛中,人们追求的首先是金牌,是胜负和名次。
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
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
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
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方面(图3
一1)。
(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如前
所述,对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评定方法。
(二)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
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在对抗性的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
员在某一轮淘汰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最好的表现还要强的话,尽管
他能够表现出比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被淘汰。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
简单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道理,即作为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赛的胜负或名
次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己的竞技水平,还取决于对手的竞技水平以及比赛的评定行为。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
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因素。
第二节 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一、竞技能力释义
(一)竞技能力的定义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
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二)竞技能力与两个相似概念含义的异同
竞技能力的相似概念有运动能力和训练水平。这两个概念与竞投能力的内涵及外延都既
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1、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含义的异同
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即称为运动能力,在竞技运动中的运动能力则称为竞技能力。
因此可以说,运动能力的涵盖面比竞技能力更广,而竞技能力只是运动能力诸多表现中的一
种。
2、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含义的异同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作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
能力的发展程度。但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这一概念也常用于表达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的
能力。可以说,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
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
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一)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依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性与功能建立的反映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归纳和抽象。反映着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本质特性。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