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路桥—江宁路桥—镇坪路桥—西康路桥:

西康路桥——颇具小资情调风格的步行桥。
正对着镜头的正是桥江宁路桥下名闻遐迩的“上海造币厂”。
今天起,刊发《在亲水景观苏州河畔走走看看拍拍》系列博文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见《亲水岸线又一景 小家碧玉苏州河【1】》、《亲水岸线又一景 小家碧玉苏州河【2】》、《亲水岸线又一景 小家碧玉苏州河【3】》、《亲水岸线又一景 小家碧玉苏州河【4】》、《亲水岸线又一景 小家碧玉苏州河【5】》、《亲水岸线又一景 小家碧玉苏州河【6】》等六篇)。该部分,包括苏州河昌化路桥、江宁路桥、镇坪路桥、西康路桥、宝成路桥、武康路桥、曹杨路桥这一段的亲水岸线景观。此段苏州河景观,不要说对于广大网友,就是对于博主本人也十分陌生。大部分地方从来没到过,许多桥名甚至从来都没听说过。特别是宝成路桥和武宁路桥,前者完全是似童话般的神奇造型,后者则犹如从圣彼得堡搬过来的金碧辉煌的俄式大桥。相信,也许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惊喜。
——————————————
自从完成了45公里魔都新岸线的探访,编发了22篇相关记录系列博文(见《举世瞩目的魔都新岸线》)后,便在考虑,什么时候也探访一下苏州河的滨河岸线。
其实,苏州河也是上海的母亲河。论起资历来,苏州河的历史可比黄浦江还长呢。
按照数码相机跟踪行情,目前尚无心仪的那一款新机,还须等等。故祗能从淘汰的破机器中,姑且将就一台。此机不要说已不防抖,变焦时自己还发抖;另外,拍出的片片左上角还会留下黑斑影;最要命的是,开机不到一分钟便会自动关机。哈哈,凑合着就拿着它上路了。现已跑了第三回,拍摄情况差强人意,回来再后期一番,勉勉强强,不会比手机好到哪里去。
好在,苏州河就在自家门口,拍不好大不了下回重新拍过。
原先以为167路会在西藏路桥有站点,岂知其一拐弯就停在了浙江中路九江路口。于是便将原来的起始点西藏路桥改为浙江路桥了。好在非但对原计划并无大碍,反而阴差阳错地增加了不少景观,真是天助我也。
说是在家门口游走,实际上,苏州河的好些地方平时都从来没走到过。现在,沿着苏州河走走看看拍拍,还挺有新鲜感的。打算分几次走,开始先走苏州河南岸,从东向西走。以后再找机会走苏州河北岸。期望,视角不一样,景观也会有所变化。
平心而论,如果说,母亲河黄浦江是大家闺秀,那么苏州河无疑便是小家碧玉了。在景色上,两条母亲河互有特色、各有千秋。黄浦江除了外滩、南北外滩、陆家嘴等中心滨江外,大部分地段偏重于自然风光,而苏州河则差不多全地域侧重于人文风光多一些。两者的高低上下,就看游客各自的喜好和偏爱了。就吾而言,正巧两者都喜欢,并无任何偏颇。
美哉苏州河!
——————————————
此乃游走苏州河的第五个半天。搭乘地铁七号线,本来打算到中潭路站下,以便到长寿路桥继续上次的行程。由于考虑到这一带平时难得经过,不妨走走看看,故到了长寿路站就提前下车了,准备一路步行到长寿路桥。果不其然,走着走着发现玉佛寺就在附近,祗500米距离。结果还额外多得了一个景点(另文介绍)。接着,顺顺利利的如愿完成苏州河昌化路桥、江宁路桥、镇坪路桥、西康路桥、宝成路桥、武宁路桥、曹杨路桥这一段滨河岸线的探访。并在曹杨路桥一侧的地铁隆德路站打道回府。
由于内容较多,这一段苏州河滨河岸线分三次介绍。今天介绍昌化路桥—江宁路桥—镇坪路桥—西康路桥这一段。



中远两湾城。


梦清园(另文专题介绍)。






梦清园内亲水平台。








江宁路桥。该桥始建于1929年,原名“造币厂桥”,由于当时的市政府工务局为中央造币厂人员、物资出入所建。采用五孔木结构简支梁。彼时因其地处要从冲,故声名远播。战争年月几度损毁。1949年在老桥西侧重建木质桥并向市民开放。1969年木桥拆除,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名为江宁路桥。2012年,上海市路政局对其进行拆除新建。新桥长318米,主桥采用钢结构连续箱梁,主跨55.6米。




大名鼎鼎的上海造币厂就位于江宁路桥一侧。




绿树成荫的亲水岸线。




苏州河几乎180度的一个大湾。


苏州河一侧的一处交通要道。







镇坪路桥与西康路桥之间的光复西路。苏州河北岸的北苏州路很短,祗从外白渡桥到西藏路桥为止。西藏路桥以西便是光复路和光复西路了。光复西路最长,从江宁路桥起,一直延伸经过古北路桥,与泸定路衔接为止。苏州河南岸的南苏州路则相对较长,从外白渡桥一直经过长寿路桥与莫干山路衔接。再往西南则是宜昌路和万航渡路了。

镇坪路桥。












西康路桥。这是一座颇具小资情调的步行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