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衡山公园闭门修缮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衡山公园又开门迎客了。
盖因衡山公园比较小,平时不常去很少关心的缘故。早些时候,只看到衡山公园大门口被封堵,并不清楚是在修路还是在搞其他什么。原来,衡山公园在进行整体改造。
今夏上海大热,高温天桑拿天连续不断,近一个多月来,都没怎么出过门。难得外出,大抵也仅限于在淮海路、衡山路这一片法国梧桐林荫道下活动活动。一次经过衡山宾馆前的十字路口(其实是衡山路、广元路、宛平路、建国西路等四条马路在此交汇),才得以发现面貌焕然一新的衡山公园。
衡山公园原名贝当公园(衡山路解放前称贝当路)建于1925年,面积仅1.19万平方米,是法租界公董局的一个内部花园,当年祗对外国人开放。解放后才对外开放,1963年更名为衡山公园。
看来,此番改造,一为整体翻新,二为局部改动。
整体翻新自不必说,不管是门面啊,道路啊,指示牌啊,座椅啊等等,该新添的新添,该增加的增加,该油漆的油漆,该整修的整修,总之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
局部改动主要有这几个部分:一,取消了迎门的椭圆形花坛,令公园视觉上更加通透;二,扩大了沈钧儒雕像前广场,更好地突显了雕像的气势;三,改造了紫藤架,成为一休闲长廊;四,合并了健身器材,令健身场地分工更明确合理;五,加强了百年香樟树的保护,增加了树荫下的座椅,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现在的衡山公园无疑更顺眼更漂亮了(可参见《衡山公园》2011.12.17,进行比较)。是不是这样,大家自己看吧。
衡山公园大门内外。衡山公园是个面积(1.18万平方米)不大的小公园,故全园就只有这样一个出入口。
镇园之宝(一):
衡山公园最为值得称道的,便是位于公园中央草坪的沈钧儒雕像了。此番修缮,扩大了雕像前广场,更好地突显了雕像的气势。
沈钧儒先生生平。
镇园之宝(二):
衡山公园还有三棵百年古香樟树也非常值得称道,从古树名木保护牌得知:曾于二零零二年十二月,分别被市政府列为受保护的0785、0786、0787号古树名木。这样算来,这三棵香樟树树龄都有160多年了,却仍枝繁叶茂,长势良好。

其中一棵百年香樟树位于公园大门内右侧休闲广场。
另外两棵百年香樟树则肩并肩矗立于公园西南侧小广场。

古树名木保护牌之一。
公园景观多角度:

港汇广场的双子楼近在咫尺。
紫藤架休闲区。原先的健身器材合并到专门的健身场地了。

公园紫藤架前,有毗邻的
两个小山岗,中间以此小径为分界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