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金字塔”: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标签:
重固镇福泉山上海的“金字塔” |
分类: 魔都点滴 |








薛道人(清初人),来自松江,在福泉山朝真道院修炼。业余义务为当地人看病,还热心帮助当地除灾。一次深夜下山行医不幸坠水溺亡。被当地人自发厚葬于福泉山。
附录:
1979年来,先后3次发掘,面积约 2150平方米。经清理,在灰黑色土层中,发现87座西汉墓和4座战国晚期的楚墓。土台东部已发现31座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墓葬,出土大量玉器,有琮、壁、璜、斧、钺、环等,都是礼器、祭器和饰物,制作精美,工艺水平甚高,还有石器、陶器等生产和生活用具,有的墓中有双手反缚状的陪葬者的骨骼,说明这里是一处部落首领的墓地。北部有距今5000年左右的“崧泽文化”墓葬18座,叠在上面的有战国墓4座、西汉墓96座。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地下的灰黑土层以下,是三层灰黄。在灰色和黄褐色土中发现良渚墓葬18座,墓内陪葬物制作精细,为新石器时代罕见的珍品。黄褐土层下是黑褐土层,发现17座崧泽晚期墓葬,其中有同性合葬和男女合葬,在太湖地区属首次发现。黑褐土层下又是灰黑土层,属崧泽文化早期古人的居住地遗址,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上海先民的生活面貌。遗址一层层土色变化,反映了马家浜、崧泽、良诸文化早晚有序的文化层叠压关系,可看作是一份距今60OO年至
2000年的上海远古时代的历史年表。该古文化遗址被誉为上海的“金字塔”。
前一篇:从父亲节的蛋糕说起
后一篇:探访重固镇骆驼墩古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