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老码头第一代候船室

标签:
吴淞老码头旅游 |
分类: 申城见闻 |

吴淞老码头大门。“吴淞码头”几字已残缺不全,不过看得出来是繁体字。
在前一篇博文里,介绍了吴淞码头的兴衰史,曾经说到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候船室。今天,进一步介绍吴淞老码头的第一代候船室。
从眼前看到的建筑来看,建于100多年前的吴淞老码头第一代候船室,是全木结构的。这是一座两层的全木结构西洋式小楼,四周带有同样为木结构的回廊。小楼四面上下都是窗户,东南两面有门。说是西洋式,其实看上去倒有点偏俄罗斯风格。
小楼分里外两间,外间大里间小;外间分上下两层,下层大上层小。
小楼地面系全木地板,除了外间有一柜台,已没有其他任何物件。据判断,这里可能既是候船室也是茶室。看来,此举对船东、船客双方来说,都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老码头大门上方的“吴淞码头”几字已残缺不全,不过看得出来是繁体字。
从现场观察,整个老码头方圆十分局促有限。这与当年初创阶段的小打小闹完全相吻合的。想必,当时船小人少,又是民间资本,虽然小,但能如此像模像样,已经很算是初具规模了。
当然,几乎可以肯定,这里所介绍的吴淞老码头,绝对不是原汁原味的旧模样了。地处吴淞口这样的特殊之地,即便能够逃得过风雨摧残,还能逃得过战火啊?尽管如此,目前的吴淞老码头建筑,相信经过仿古建筑专家多方考证,这样的仿旧做旧建筑不能说十全十美,仿造复原得八九不离十还是有的。
据说,惟其如此,现在这里才能成为影视剧拍摄基地和旅游景点呢。
吴淞老码头候船室外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