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藏】可燃冰,献给60华诞的大礼

(2009-09-30 09:09:56)
标签:

可燃冰

新型能源

气水合物

60华诞

杂谈

分类: 收藏转载

         青海发现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可燃冰

 

  综合新华社电国土资源部25日宣布,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实物样品,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冻土大国,冻土区总面积达215万平方公里,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条件和资源前景。据科学家粗略估算,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以2008年为例,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我国当年原油需求量为3.9亿吨(国产原油1.9亿吨,净进口石油近2亿吨),冻土区350亿吨油当量可燃冰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能源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表示,在永久冻土区成功获取“可燃冰”,对于我国未来的能源接续利用格外重要。在冻土区发现这一潜在资源,必将极大地开拓人类寻找新资源的视野,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型能源。

  据介绍,2008年11月5日发现并成功钻取的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具有天然气水合物所具有的独特标志,岩心表面见白色棉絮状晶体,能直接点火燃烧,岩心不断冒出气泡和水珠,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岩心呈蜂窝状构造。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再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经现场红外热像仪检测证实为水合物的矿层,并经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拉曼光谱仪检测,显示出标准的天然气水合物特征光谱曲线,其特征与墨西哥湾实物样品和我国合成样品完全一致。

  可燃冰研究我国领先全球

  首次在我国陆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也是继加拿大1992年在北美麦肯齐三角洲、美国2007年在阿拉斯加山北坡通过国家计划钻探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之后,在陆域通过钻探获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第三个国家。这一重大突破,证明了我国冻土区存在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对认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规律、寻找新能源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再次证明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与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 资料库

  何为可燃冰?

  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由于含有大量甲烷等可燃气体,因此极易燃烧。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陆地层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已相当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储量的2倍以上。

  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并且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

  缘何在青海发现?

  首先,青海有着面积广、厚度深的冻土带资源,为可燃冰的存在提供了地质条件。

  其次,因为甲烷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因此可燃冰发现的地方一般都存在油气资源,而青海木里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为可燃冰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的油气来源。

  第三,青海木里的交通条件和后勤保障措施,是我国大面积冻土带地区中条件比较好的,也为钻探发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四,因为青海木里煤矿资源的开采和当地地质勘探部门的优良传统,积累了较为完整的当地地质资料,为进一步科学选址提供了科学数据保障。“相信青海的可燃冰发现,会给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冻土带的可燃冰勘查带来示范性的意义。”张洪涛表示。

  有何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冻土大国,冻土区总面积达215万平方公里,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条件和资源前景。据科学家初略估算,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

  张洪涛透露,“目前人类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认识还相当有限。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有关项目已经启动,与加拿大、德国等国际合作正在推进。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大庆油田的发现为我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可燃冰作为‘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此次发现和随后的研究利用,可以同大庆油田的意义相媲美。这将是新时代地质工作者划时代的贡献。”

 

我发现世界最大“可燃冰”证据分布区

日期:2005-4-15

    我国首次发现世界上规模最大被作为“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存在重要证据的“冷泉”碳酸盐岩分布区,其面积约为430平方公里。这是记者从今天在京举行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我国首次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碳酸盐岩标本仪式上获悉。

  该分布区为中德双方联合在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执行“太阳号”科学考察船合作开展的南中国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中首次发现。冷泉碳酸盐岩的形成被认为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和生活在冷泉喷口附近的化能生物群落的活动有关。此次科考期间,在南海北部陆坡东沙群岛以东海域发现了大量的自生碳酸盐岩,其水深范围分别为550米-650米和750米-800米,海底电视观察和电视抓斗取样发现海底有大量的管状、烟囱状、面包圈状、板状和块状的自生碳酸盐岩产出,它们或孤立地躺在海底上,或从沉积物里突兀地伸出来,来自喷口的双壳类生物壳体呈斑状散布其间,巨大碳酸盐岩建造体在海底屹立,其特征与哥斯达黎加边缘海和美国俄勒岗外海所发现的“化学礁”类似,而规模却更大。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的外观似冰的白色或浅灰色固态结晶物质,因其成分的80%%―99.9%%为甲烷,这些碳酸盐岩的形成和分布记录了富含甲烷流体的类型、性质、来源、强度变化及其与海底可能存在的水合物系统的关系等情况。

  据科学家估计,全球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其潜在资源量是目前石油、煤等的两倍,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新型能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