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万杰《视力表为何常用字母“E”》《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22年2期发表

(2022-06-04 16:16:38)
任万杰《视力表为何常用字母“E”》《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22年2期发表

视力表为何常用字母“E”(任万杰)

说起视力表我想大家绝对不陌生,因为学校、医院等等地方随处,从小到大总要被测几回,这就是“E”表,此表为14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E”字所组成;测量从0.1-1.5(或从4.0-5.2);每行有标号,被检者的视视力表操作方法线要与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5米。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咱们国家一定要选择字母“E”呢?

其实“E”表不是唯一的视力表,只要“字母”的宽高、笔画的粗细,符合国际上的比例,字母到底是“A”还是“B”或者是“E”,其实都可以。因此,“E”表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在用。

比如,日本采用的兰德特氏(Landolt)环行视力表,又常被叫做“C”表。这个“C”表咱们国家特殊人群在用,根据我国《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格检查鉴定规范》,“C”表是我国飞行员招收所采用的标准。美国现在还在沿用的“斯内论视力表”(Snellen chart),它是由各种拉丁字母组成的,是最初版本的视力表。

我国选择“E”表,主要原因是“E”表适用于无法顺利阅读拉丁字母的人群,同时适用于母语不使用字母表的人群。

我们使用的“E”表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在于,它具有一定的栅格结构,这对于测试散光是有一定帮助的。比如某人能清楚地辨认左右E,但是上下E却辨识困难,就可以合理怀疑他可能有一定度数的散光。

而且美国用的“字母表”不适合加平面镜(平面镜专用的话往往要反着印),并且拉丁字母的轮廓增大了猜对几率,而“E”表不存在这些问题。

因此,在1952年举行的中华医学会九届大会上,中华医学会推荐了孙济中教授绘制的《国际标准视力表》(“E”表),这个表自此作为全国标准普及开来沿用至今。(任万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