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中医病因为异湿
(2011-03-14 10:36:19)
标签:
尉氏县艾滋病湿邪原汁中医诊断学健康 |
分类: 辨证论治 |
|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工作,在改善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抗病毒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艾滋病的发病原因,西医认识非常明确,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中医病因性质问题,学界认识仍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一来,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方药的广泛承认和全面推广。统一认识很有必要,“原汁添新味”是认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原汁”就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根。“新味”就是参照西医理论,以临床实际为据。“原汁添新味”就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依据临床实际进行认识上的创新。“原汁”和“新味”二者缺一不可。 艾滋病中医病因五种认识 现在对艾滋病中医病因,大体有以下五类不同的认识,分析如次。
感染艾毒、艾邪
感染疫毒、毒邪、伏邪、疠气等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肾虚、精虚等
感染湿温、湿热等
感染湿毒 艾滋病病因为“异湿” 笔者认为,HIV命名为“异湿”(马冠军,董少群,杨宝华等,《对艾滋病中医病因的认识》,见《中医学报》,2010年10月第5期),符合“原汁添新味”的基本思路。“异湿”之名可以提供3个主要信息。
异湿非六淫之湿邪
异湿是异气之一
异湿是湿邪之一 提出“异湿”理论的重要意义 提出异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可以避免见到传染病就清热解毒的不良习惯,可指导艾滋病的临床用药。 二是可以解读艾滋病的病理演变过程。异湿为艾滋病的始动因素,可直接导致湿热、湿痰、湿瘀等新的病理产物。“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异湿久踞,会造成脏腑、阴阳、气血的不足。复杂的证侯可直接或间接由于异湿“因加而发”。湿热、湿痰、湿瘀、阴阳气血亏虚,不仅是异湿的病理产物,又是艾滋病的重要病机,也是从属于异湿的新致病因素,但并不影响异湿的盛馁对艾滋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起决定作用。 三是传承并发展了中医异气理论和湿邪致病理论。 异湿命名,既是湿邪致病理论与疫病理论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医异气理论原创思维与西医传染病理论的有机结合,总之,是纯正的“原汁”与“新味”的有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