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花钟》第一课时说课稿

(2011-10-25 13:48:22)
标签:

宋体

培养

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

说课教案

花钟

教学比武

课内比较学

杂谈

分类: 教学点滴

神农架林区实验小学教学比武说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花钟》第一课时说课稿

说课人:李国军

 一、 说教材,说目标

《花钟》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带有浓厚科学性的说明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植物学家有意把不同时间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人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真是奇妙啊!可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是难以理解的,其主要还涉及到美术、环保、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学科知识。

同时,这篇说明文文字优美,属于美文范畴。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对课文中不同的表达方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这是学生理解与教学上的难点。

二、说大纲,说理念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应当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突出三大教学理念,一是语感培养。二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语感培养: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迅速领悟能力,它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由感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花钟》教学中运用“反复吟诵——诵读读与品味”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是大量阅读,特别是熟读成诵,它能使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日积月累,就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古人读书,有涵咏工夫兴味长的名言,是说读书要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教师教给学生品味的方法、技巧,创设意境,学生通过比较、思辩、领悟,使学生逐步积累语感。如果积极加强学生对关键词句的揣摩、欣赏。采用增、缩减、换序等方法进行品析,长期熏陶,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

教学中,怎样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让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解、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教师只是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我建构,学会阅读。

良好习惯的培养:有人把学生的学习阶段这样划分,小学阶段主要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初中阶段主要是基础知识习得,高中阶段主要是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早培养,严要求。《花钟》教学中,我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习惯、诵读习惯、倾听与交流的习惯。

三、说教法,说学法。

1、以自主学习为主线,教师做好组织者、合作者、良好学习的示范者。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中设计多处合作学习的机会。如:同位共读一本书、你说我补充。

3、比较阅读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专家张寿康教授也认为: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比较阅读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花钟》教学中,我主要以两个比较点为突破口进行教学。一是比较描写花开的不同表达方式;二是比较标点符号,体会设问句和反问句的作用。

4、重点突破,非重点以点带面,这样体现了即把握了重点有照顾了全文,不割裂文章的整体性。我把整节课划分为两个时段两个重点进行教学,前段时间以“读”为主线。后段时间以“品”为主线,进行两处比较教学。这样过程简单,容易操作。

四、说教学程序,说设计意图

1、谈话质疑,激趣导入

板书"花钟",读课题。读到"花钟"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2、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自由读课文——听示范读——同位共读一本书——美读课文”的形式达到整体感知,完成任务:标出词语;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演示钟面。

3、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A、研读第一自然段:写了那些花,分别在什么时间开花?感悟描写花开的不同形式,这是重点。

读读这些句描写花开放的句子。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B 出示句子进行比较。(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老师读,自己读读,你觉得怎样?)

C、带着独特的体验朗有个性的朗读。( 你觉得啊句写得最好,最喜欢哪句,就读哪句,带上自己的感受和动作,引导解词--我们想记住哪一个生词,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我读几遍,一定会记得挺牢)

E、问句的教学。比较第二自然段开头的问句与第三自然段结尾的文具的不同,体会设问句与反问句的用法和判断。

4、总结延伸:用花的开放,就可以表示时间,这才是真正的《花钟》。学习了《花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花的知识,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老师相信,大自然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大家去发现,有了新的发现别忘了告诉同学们和老师哦!看花钟,其它时刻用什么花来表示,这就需要你们,到书中、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了!

5、拓展作业:留心观察学校里的花、家里的花,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把它写下来。

五、结束语

总的说来,这节课我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采用自主学习为主线,以诵读和比较阅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语感的培养,即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示范熏陶、科学组织、合理引导,又培养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力求让学生在文字工具掌握的过程中,塑造一颗颗鲜活的个性化的童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