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悉19日下午市图书馆邀来《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郑州大学文学院王士祥教授,做客“天一讲堂”,主讲“坐看云起时——王维及其修身智慧”的演讲,我欣然前往。
王士祥老师: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中央电视
台《百家说故事》主讲嘉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文课堂》主讲嘉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邀专家、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年度社科人物、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博土后项目2项、省社科项目2项;出版专著19部、发表文章近50篇,并多次获奖。
王老师讲了四方面内容:1.王维印象;2.
两件趣事;3.诗篇中的智慧;4.晚年惟好静。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其好几幅山水画作品,至今仍被美国、日本、台湾等博物馆珍藏。
王维其诗史地位不容小觑,至有“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之说,更没想到,唐朝的“高富帅”就是他!
王维的身上体现着怎样的人生智慧呢?他的“四绝”是怎么回事?他是如何赢得岐王和玉真公主喜欢并考取状元的?王维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意愿的?王维隐逸山林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听完全程,答案一一揭晓。
下午报告大厅座无虚席,我晚点才2分钟,只能坐在人行过道的台阶上,这个“待遇”,还是首次“享受”。
在市图书馆“天一讲堂”,我已听过31位央视“百家讲坛”嘉宾来宁波演讲过,加上这次王士祥老师,累计有32位了。
依老规矩,最后还得写几点听课之心得体会吧:
1.老师来头很关键。凡听众获悉有央视“百家讲坛”嘉宾来宁波演讲,一般整个报告厅都会满座,还得加座。象上月22日央视“百家讲坛”嘉宾韩田鹿讲《品味西游》,也是座无虚席;
2.诗与画密不可分。《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明王维在诗和画的造艺方面均十分了得;
3.诗如其人、字如其人。《唐才子传》中述,王维“工草隶、娴音律”;《载酒园诗话》中“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更是表明了大唐众多大家中,除了李白(诗仙)、杜甫(诗圣),接下来就该是王维(诗佛)了。王维不仅诗写得好,字(书法)也漂亮。如你能拥有一幅王维真迹,价格定然不匪;
4.“走后门”古就有之。王维能赢得岐王和玉真公主喜欢并考取状元,是靠他的“内才”、“外貌”!同时也说明,拉关系、走后门,这种现象,我国古代就有之。而我则认为,王维主要还是凭其实力和人品,否则也考不上状元;
5.长寿靠智慧。王老师还在课堂上举了一例,很受启发,他说有位超百岁仍在世老人,其工龄(55岁养老)不足40年,却已拿退休金近50年,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智慧。我想,对呀,这就是大众(你我)追求的愿景!
听大师讲课,总有收获。退休后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挺好,听课就是。
下面,把王老师讲课PPT上传一大部分,与您分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