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8月14日《宁波晚报》头版,一条醒目标题新闻映入眼帘。作为一名宁波市民,有必要暂借此地,好好宣传一下已经长居足73年的家乡。
报载:宁波通勤高峰“降堵”成效全国第一!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8.91%,降幅居全国百城之首!
另:周末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6.5%,降幅居全国百城第二,仅次于嘉兴。
日前,《2023年第2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宁波通勤高峰拥堵指数在全国百城中排71位,居“新一线”城市末尾。
平均通勤时耗31.26小时,居全国第49位,在“新一线”城市
中仅次于东莞。
宁波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人群中,70.97%的人能在1公里的步行范围内到达目的地,这一比例位居全国百城第10。
宁波,依然是最不拥堵的“新一线”城市。
日前,百度地图联合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3年第2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反映全国100个主要城市的交通变化态势。
《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宁波通勤高峰拥堵指数在全国百城中排第71
位,居“新一线”城市末尾,和邢台、淄博等《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名榜》中的三线城市相仿。宁波也是交通拥堵情况最少的GDP“ 万亿俱乐部”成员之一。
身居都市,谁不希望自己的上班通勤、下班休闲能避免拥堵困扰,报告用数据告你,宁波恰是满足这一愿望的“理想之城”。
宁波不仅已取得明显的高峰期社会车辆对公交车“降堵”成效,还不断巩固、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宁波还在加密公共交通网,作为一座汽车保有量超300
万辆,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举措。
2022年,宁波已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累计里程达186公里;主城区新辟公交线路7条,优化调整39条;公路运输的“大脑”为智慧交通提供保障。
市内出行强度全国第三。目前,宁波70.97%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人,平均只需步行847.24米,应居全国第7。
《报告》指出,“公共交通出行中的步行距离,可从步行角度评价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幸福水平”。也就是说,宁波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毛细血管”,对已选择绿色出行人群的支持力度,在全国已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
无论你是“有车一族”,还是绿色出行的践行者,届时的通勤幸福指数都有望节节攀升。
上面内容基本上来源于晚报消息。而我作为普通市民一个,谈几点对家乡的交通感受:
1.我去过全国各省区市,均目击过每个城市交通的通勤状况,宁波交通的“拥”和“堵”是相对较轻的。而国内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都堵得可以;
2.合肥晚报(合肥在线)刊登了一张关于宁波的交通照片,照片(最后一张)上方有“绿波路段请按60公里/小时车速依次通行”指示牌,而指明的路段是通往市区最繁华的中山东路;而在环城西路,我也见过“绿波路段请按50公里/小时车速依次通行”指示牌。在市区驾车,车速可达50~60公里,这估计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行不通吧;
3.以我居住的小区为例,一出北门左转步行约50米,就有11路、501路、微9路三条公交线路,地铁站离小区约1500米,但乘微9路3站下,就能到地铁口;若骑公交自行车(租借1小时内免费)到地铁口也方便;规划中的7号线地铁站,离我住宅小区估计不足千米;而且随着周边新住宅小区业主的不断入住,可能周边的公交线路还会有所增加;
4.还因市民的文明素质在近20年中提高幅度较大,毕竟宁波已连续六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在道路四叉路口的人行道上,车让人、人让车早已根植于大多数市民的内在意识;
5.宁波城市交通,经过长年累月的精心、科学、合理、渐进式的综合治理,才有了今天响当当的通勤业绩。其中,宁波交警功不可抹;
6.做一名宁波人真好,我爱我家,宜居宁波!
下面上传的前大部分文字,摘自《宁波晚报》;照片从宁波网上截图,感谢原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