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订三份宁波的报纸,25日阅报,有条头版消息吸引眼球,题目是《一座城与110个“全球第一”》。
据统计,我市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数量位居全国非直辖市城市第一;累计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63个,数量位居全国各城市第一;据不完全统计,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的企业,累计110家!
这是我家乡宁波的“底气”!
能让110个“全球第一”汇聚一地,“秘诀”何在?
一、“专注”成就了业绩
走进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呈现眼前:机器高速运转,机床设备轰鸣,工人紧张有序。
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来,臻至公司凭借在压铸模具领域的硬核技术,发展态势一路上扬。2021年,公司完成销售订单2.3亿元,同比增长39%。
如果要问企业发展有什么秘诀?答案只有两个字:专注!
始于专注,成于专注。数据显示,宁波18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全部超过70%,部分超过90%。
这182家企业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但公认的特点是:不搞大水漫灌,也不见风使舵,心无旁骛搞研发,踏踏实实搞制造。
二、“链、块”结合成常态
宁波贝发集团邱董事长认为,既要把自己“做好”,还要让大家一起“变好”。他介绍,通过建设“文器云”文具行业数字化平台,贝发集团加强了产业链上下游500多家伙伴企业的整合拓展,技术输出中小企业成为常态。
“链”上有协同,“块”上显集聚。越来越多主动出击的宁波企业,不出远门即可获得配套供应,在强强联合的优质协作中实现加速发展。在宁波市北仑区,由5家单项冠军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成的汽配产业集群,目前已全面涵盖电机、车体、传动轴、内饰等各项部件,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三、政府企业双作为
企业的可为,离不开政府的作为——全面梯度培育,让企业能一批接一批“长起来”。
宁波市政府相关部门每年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重点产业领域着力挖掘一批好苗子,滚动纳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每年,对入选满3年的培育库企业严格复核,对培育期内未达目标或不具备培育条件的企业予以清退。
周到贴心服务,让企业“长起来”后“走得快”。宁波一位民营企业董事长回忆,企业一项拳头产品刚研发完成时,曾面临应用难和落地难问题。宁波市委一位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决定帮助企业牵线搭桥,亲自陪他一起“站在门口等客户”,非常令人感动。
充分要素保障,让企业“走得快”后“不怕摔”。为化解企业金融风险,宁波设立总额1亿元的人才企业信贷风险池,为符合规定的企业主动化解损失,让企业和金融机构双方吃下定心丸;为化解企业法律风险,宁波推出了商业秘密保护与维护等法律服务产品,并承诺部分相关收费按标准的50%计算。
“有事共患难,没事不争利。有事解决问题,没事不放空炮。有事上门服务,没事不来打扰。”一些宁波企业,这样概括当地政商关系。
以上内容,综合来源于网络和媒体,但本人也动了些“手术”。如有不妥,文责自负。
在此,我不应忘了感谢几位原作者!
有文字没画面,总觉缺了点啥。但本人保存照片有限,灵机一动,还是再从网上找点宁波美图放上。
文字夸宁波110个“全球第一”——牛!图片再亮甬城——美!
昨天,宁波晚报消息,我市今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排定,共计420个,总投资11123亿元,真是大手笔!家乡的明天定会更好!
宁波灵桥夜景

甬城“三江口”航拍

宁波地标建筑——天封塔

宁波月湖公园一角

宁波5A景区月湖公园鸟瞰图

甬城解放桥周边市容

月湖公园内茶博院雪景

甬江两岸海曙鄞州市容

宁波5A景区保国寺

鄞州区城市建筑群

上班单位市政处 月湖桥上经常坐

甬城“三江口”夜景

月湖公园又一景

宁波城市宣传(上)——书藏古今

宁波城市宣传(下)——港通天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