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2日,在家听市图书馆“天一讲堂”线上授课。
主讲嘉宾林岩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宋代文学学会理事。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分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担任央视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栏目主讲人之一,央视“百家说故事”主讲人之一。
这次他讲的主题是《陆游晚年的退居生活及其诗歌》。
到“天一讲堂”听名师讲课,是一种文化享受。
市图书馆“天一讲堂”的运作方式主要是请国内名家、专家来讲。其中有30位央视“百家讲坛”嘉宾也曾登台亮相。如王立群、阎崇年、毛佩琦、钱文忠、纪连海、孟宪实、赵冬梅、曾国平、张宏杰、康震、方志远、韩昇、易中天、李山、何家弘、董平、李敬一、商传、普颖华、蒙曼、毕淑敏、姜鹏、马瑞芳、刘强、赵玉平、马骏、段怀清、孙立群、付丽莎、林岩等大家,都来过宁波,我都聆听了他(她)们的演讲。
其实,我不仅仅是一名“天一讲堂”的忠实听友!只要有喜欢听的课,还去鄞州图书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明州大讲堂”、浙江万里学校、宁波市联谊宾馆、宁波音乐厅、中山饭店、南苑宾馆、市科协学术报告厅、市美术馆、市老年大学等处听课。
我去听课,目的有三:一是弥补将要退休后的时间“空虚”;二是可以经常多“充电”,替自己长点见识,丰富、丰滿自己;三是听听课,做点笔记,尽量延缓老年痴呆。
我查了以前发的博文,其中有24篇是听课的心得体会:
如2009年11月25(退休前)听毛佩琦《重新审视明朝》;
12月5日曾国平《情商成就孩子未来》;
12月26日孙惠柱《人生舞台上的角色扮演——戏剧在社会生活中的多重意义》;
2010年2月7日下午聆听竺蓉讲《宁波春俗的前世后生》;
晚上到万里学院聆听钱文忠讲《传统文化热的背后》;
11月13日听李之俊《体育生活化一一从步行开始》;
2012年2月26日下午听薛家柱讲《胡雪岩为什么会成为经营大师》;
2014年2月15日寿佩勤讲《营养、免疫与癌症预防》;
2015年8月8日李山讲《春秋五霸》;
10月10日吕福海讲《昆曲的魅力——〈白蛇传〉二重唱赏析》;
7月8日谢洁瑛讲课的题目是《勇闯南北极天堑》;
2021年7月24日聆听付丽莎老师《从“两弹一星”谈“远大理想”》的网课;
今年3月12日林岩网课《陆游晚年的退居生活及其诗歌》等;
现今,我积累的各种听课凭证有415张!有的听后还没有票(只登报,没印票)可领,如医院的有关养生知识课等。听网课,也没票,我听过几十次是有的。从2017年开始,累计听过不下500次的课!
某年7月2日,鄞州日报还以《名副其实的听课达人——蒋杏国》为题,对此作了专门报道。
近几年的疫情期间,面对面的报告厅讲座改为网上课堂,只要时间允许,一到点,我会坐在电脑屏前观看、聆听。
自从2019年底我家有了孙子后,家务杂事就多了起来,再加上疫情所致,上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听课机会大大减少,就是在家听网课的机会也大打折扣。
还有在2013年,我到一单位发挥余热近一年,听课基本上按下了暂停键。
总之,10多年来,听课、写博已成为我退休生活的一部分!
下面是听网课截图和各种听课(倒数第二张照片是本人四次上“天一讲堂”讲课的入场券)凭证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