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揪出房价上涨幕后的“12大黑手”
【与通胀及资产升值预期有关】
通胀预期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共识,虽然产能已经处在过剩得状态,但这会不断引发买房保值热。在新一轮的资产升值难以避免的情况下,房价依然面临上涨的压力。
从外部环境看,人民币长期是面临着再次升值的出现,这也会引来大量热钱进入房地产套利。美国人在明里暗里不断施压,从国家利益来看,短期不可能被迫升值,但长期来说,升值又是必然,任何事情它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老百姓整天惦记着这事,惦记来惦记去他得找一个出口不是,买房吧。
【与宽松的金融政策有关】
2009年国家实施了有史以来最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我们处在超低低利率时代,老百姓没有理由不享受低利率带来的实惠,而且很多人本来就喜欢贪小便宜。
【与房地产的产业规划有关】
我们的产业规划也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消费者来说,提高旧改的容积率和轨道物业的容积率,而且在轨道沿线物业上以小户型供应为主,既能扩大市场供应面积,又能节省交通成本,据统计2010年市场供应又会出现紧张局面,当然了以后可能每年都回面临土地供应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疑难问题,就应该像香港学习,向上和向海发展要地,土地稀缺性问题会日益凸现出来,从现在开始逐步提高新增供应量的容积率不失为一种最佳有效途径。
【与政策的不确定性有关】
2009年年底得这一波行情最为明显,一手房和二手房都出人意料的火爆,大多在赶政策的“末班车”,主要原因是政策的变动过于频繁,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足,让老百姓心神不宁,投机者也不断乘机搅局。社会大众的观注点都聚焦在房价和楼市里。
【与实体经济技术品牌有关】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已形成共识,中国的经济结构存在巨大缺陷,对内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过重,导致整个社会以来房地产,其恶果就是房价过高,对外对出口以来太重,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外贸立马一蹶不振。经济成分非常不合理,明年的实体经济、经济转型比我们想象的更困难,这令房地产在拉动内需方面承担的责任更大。
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内需拉动不起来,完全靠国家投入要么就是靠楼市了。
【与投资渠道太窄有关】
资产证券化探讨了这么些年,就是出不来,我们的投资渠道应该更加丰富,资产证券化也到了该出台的时候了,现阶段之所以老百姓或者说全社会对房地产这么关注,要怪也只能怪投资渠道太窄,要怪只能怪实体经济还不够雄起,其他行业吸纳资金不行,拉动投资也不行,拉动消费就更不行,君不见满眼都是打折声,但消费还是难以提振吗,到终了还得靠房地产。
【与社会保障体制有关】
中国人的三座大山始终悬在头顶上,一刻不得清闲、松懈,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让老百姓不敢消费,买房子也是为了求得安全,房价走到现在这个份上,确实有点“缺钙”了,楼市一旦缺钙,最大的问题是波澜起伏,波动大,楼市缺不缺钙主要看一下几个指标房价租金比,房价收入比,投资回报率,自住投资比等等。现在看来这些数据都已经有些水分了。
【与公共财政资源的过于集中有关】
房地产,特别对大城市是极为稀缺的资源,这将导致房地产优良产品的稀缺性。有钱人的买房理念就是买政府数千亿资金砸出来的是政资源和山水资源,这个是不可复制的,教育、交通、医疗等等公共资源过于集中,由于这个原因各个城市都是高房价由最中心开始向外不断蔓延传染,一路向上,所以说标杆的力量也很大。这跟品牌异曲同工,别人就认中心,就认地标。
【与城市化与人口红利有关】
我们的城市化率只有45%左右,发达国家都在70%以上,美国已经达到92%,现在的城市人口只有5亿,还需要4亿左右的人进城,真是人太多了,城市化率太低。每家按3口计,每家按100平米计,还需要130亿平方米的房子的供应量,这要开发多少年啊?需要多少土地?需要多高的容积率?最重要的是房价还要涨多少啊?
【与户籍制度、子女入学有关】
中国人非要买房子与户籍制度、子女入学有关,老美人家租房子住可以过一辈子,那是因为人家没有中国这么复杂的与住房紧密相关的户籍制度,要是没有房子,孩子要上个近点的好点的学校还要排队看别人脸色,甚至交高昂的择校费。
【与文化及传统观念有关】
我们现在正经历从农耕文明向蔚蓝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耕文明对土地的眷恋现在转嫁到了房子上了,再过若干年中国人对房子就没这么在乎了,楼市也就没这么热闹了,再加上我们的文化与信仰也存在空白页面。
那么问题也出在观念上了,观念太土,就认房子,房子既是能力的象征,又是财富的彰显;既是稳定安宁的象征,又是释放真情的港湾,里面承载的内容太多,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疲惫不堪,有钱的没钱的都寄希望于房子来满足自己要寻找的安全感和身心寄托,《蜗居》上说,没房子会压抑人性,很多年轻人看了蜗居后性欲都在下降,就是没有安全感,人于是危机和恐惧也变成了生产力,千军万马都要过买房这个独木桥,这家伙房价它能好吗?
【与安全感缺乏及概念炒作有关】
我原以为在地产营销层面,概念地产只能盛行5年左右的时间,但是这一概念到现在还是非常管用,一个通货膨胀吸引一大批投资客入市一个人民币升值又吸引一大批人入市,一个政策的不确定性又逼得大批客户进入二手房市场,一个扩容概念又把房价拉上去一截,一个轨道交通概念又来助推一把,楼市的神经是极度脆弱,但我们的楼市只有喊空,没有买空,完全可以说,不管风吹草动都能激起市场的涟漪,还有就是羊群效应也太显著了,老百姓的安全感也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