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总量的50%都在中国,还缺房?

(2009-12-13 23:11:32)
标签:

杂谈

世界总量的50%都在中国,还缺房?

 

  在哥本哈根会议正在争吵不休的时候,我们先不管它欧盟和美国有多么无耻和无知,现来看看我们自己的事。

 

  顾云昌近期在“西部低碳经济与绿色建筑产业”高峰论坛上说:“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50%,而建筑能耗占到中国全社会能耗总量的40%”。现在中国确确实实成为世界上的房地产的王国,但要搞好低碳经济发展绿色建筑任重而道远。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和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在建筑物越来越成为城市碳排放“大头”之际,发展低碳、绿色建筑势在必行。同时,构建“绿色建筑”能力也必然是未来开发商核心竞争力之一。

 

  当今中国发展绿色建筑,需要治疗的四种“病症”。一是“肥胖症”,表现为房屋设计、规划不合理,大而无当,浪费严重,应该在紧凑上做文章,减少房屋的碳排放量。二是小区环境的“高血脂症”,表现为硬多软少,草多树少。硬是地面很多,硬质的东西太多,而裸露的泥土少,这些对吸收二氧化碳不利。三是“低免疫力症”,表现为建筑材料,尤其是墙体不保温,不隔热。且很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四是“先天发育不全症”,表现为房地产市场大部分是毛坯房、期房,每个业主自己搞装修,互相干扰,破坏结构,浪费资源。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精装房的比例不到20%。

节能问题咱先放一边,既然世界上50%的房子每年都产自中国,销在中国,为什么我们每年都在叫嚷着“地荒”,“房荒”?确实让人感到困惑。

 

  真是人太多了,城市化率太低,还是我们的观念太落伍,都要房子。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买一套商品房,我们永远都会面临“地荒”,“房荒”问题,现在的城市人口是5个亿,城市化率是45%,当城市化率达到70%时,还需要有4亿人进城,每家按3口计,每家按100平米计,还需要130亿平方米的房子的供应量,这要开发多少年啊?需要多少土地?需要多高的容积率?最重要的是房价还要涨多少啊?

现在很多人把楼市的问题简单归结为政府一句话的事,要它涨它就涨,要它跌它就跌,真的是这么简单就好了,作为政府永远都不希望房子太高,这一点不用怀疑,但问题恰恰不是那么简单,所以政府总是要仰仗楼市来保增长,保民生,谋和谐,求稳定。但房价始终是把双刃剑,保了经济就难保民生,政府也难,谁叫实体经济部争气呢?

 

  那么问题就出在观念上和投资渠道上了,观念太土,就认房子,房子既是能力的象征,又是财富的彰显;既是稳定安宁的象征,又是释放真情的港湾,里面承载的内容太多,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疲惫不堪,有钱的没钱的都寄希望于房子来满足自己要寻找的安全感和身心寄托,《蜗居》上说,没房子会压抑人性,很多年轻人看了蜗居后性欲都在下降,就是没有安全感,人于是危机和恐惧也变成了生产力,千军万马都要过买房这个独木桥,这家伙房价它能好吗?投资渠道也是这个问题,不再赘述。

 

  大家想一想,如果老百姓观念也变一变,购房降低30%,跟国际接轨,我们每年的房子产量也肯定会产能过剩的,肯定不会像现在每年产世界50%的房子还供不应求,太诡异了,这不诚心要乐死开发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