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州、深圳,“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009-09-07 16:43:46)
标签:

杂谈

惠州、深圳,“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一,深惠一体化,才有惠州房地产的明天

惠州的房地产注定要多灾多难,从大的方面来说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深圳虽然也有起起落落,但毕竟能撑得住,所以很多惠州的开发商非常羡慕深圳的开发商,市场再怎么变有人口基数和消费能力摆在那儿的。但惠州显然脆弱的要命,稍有风吹浪打,就会上吐下泻,卧床不起。

从纯粹的房地产开发角度来说,要可惜了惠州的山山水水,自然资源如此丰富和美丽,让人感叹不已,如果这一切在深圳那还得了,所有业内人士在看完地块都会发出同样的心声。

二,惠州没有中产阶层,这是楼市动荡的根本

问题还是出在惠州的产业结构上,以石化和电子信息产业两大支柱产业所代表的重工业和园区经济。实际上,2009年上半年石化工业增长13.4%、电子工业增长9.0%;而房地产消费增长32.4%,并对金融业增长27.6%、零售业增长16.1%产生强大的拉力,与此同时,对2009年上半年惠州GDP贡献率最大的依然是房地产和金融业主导的第三产业,贡献率达到49.8%,而以电子、石化为主的工业贡献率为42.3%。

整个大亚湾才7万多人,这两年的房子供应量已经超过1000万平方米,而且产业结构十分简单,就靠石化,楼市就靠深圳人来买房。

惠州的服务业相对落后,尤其是高端服务业,所以写字楼经济和会展经济都不发达,中产阶层没有形成主流,所以对楼市来说缺少中坚力量,金字塔结构非常不稳固,这也是惠州楼市经常风雨飘摇的根本原因。

惠州建造的高端别墅确实不是为惠州人而建的,而是为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人而建。事实上,惠州的高端地产项目主要在深圳销售推广,即便是非常低端的普通住宅也在深圳进行“拉客”,甚至不惜到深圳的大街小巷发放广告传单,疯狂的“人海战术”也见证了惠州地产商的焦虑和无奈。

  惠州注定要和深圳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从地缘考虑还是从经济产业配套考虑,惠州不能再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不能再走单一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出口工业化模式,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惠州只有进行跳跃式发展,吸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如十六大报告概括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那样: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三,把惠州建成深圳的后花园,轨道交通至关重要

惠州市提出要建“五大基地”的思路,其中之一便是建设粤港澳地区休闲度假基地,打造顶级的海滨旅游胜地。同时结合房地产行业,要把惠州建设成珠三角东部生态环境最优美和最宜投资、居住的城市之一。实际上,伴随着珠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开通,一切都正在变平,惠州房地产的投资、居住价值正在被不断炒作。

一大批度假性复合型大盘的崛起,已经透露了资本的预期目的,让惠州楼市的投资性质盖过居住性质。截止目前全国前10名的上市房企已有大半进驻惠州,比如万科、雅居乐、保利、合生、奥林匹克花园。

 有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了,惠州的房地产离开深圳市场的支持将很难有大的发展,而与深圳楼市联动,其前提就是要大力解决轨道交通问题,深圳在土地资源问题上已经遇到瓶颈,二者互补得天独厚,这也符合珠三角发展规划的要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