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uperMemo算法科普:AF、UF、RF、OF、DF和EF(一)

(2016-09-23 18:47:50)
标签:

杂谈

分类: SuperMemo学习

舍得曾在以前的文章中介绍过AF、UF等这些参数,这一次,舍得尝试站在算法分析的角度,重新讲述这些参数的意义和作用。

标题中讲到的各个参数,其中的F均为Factor,可译为因子。在SuperMemo算法中,用到的参数有因子,有指数(三种遗忘指数),还有矩阵。今天我们着重介绍的,就是这一系列因子。

先从最后一个讲起,EF,即E-Factor,拆开来看是easiness factor,可译为容易度因子。官方对此的解释是:

number related to the difficulty of a given element in early versions of SuperMemo, up to and including SuperMemo 7. In the earliest versions of SuperMemo (up to and including SuperMemo 3), new inter-repetition interval was determined by multiplying the old interval by E-Factor. A-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opics and tasks are used in the same way as early E-Factors, i.e.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the new interval by multiplying the A-Factor by the old interva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A-Factors in new versions of SuperMemo

没错。早期的算法中就是一个EF,这个因子直到SuperMemo 7(SM的第一个Windows版本)之后,才被弃用。来看一下这张图:

sm7

EF被弃用了,脱胎于SuperMemo早期算法的Anki却是一直抱着EF的大腿在继续运算。会读代码的童鞋可以去看一下Anki中的算法部分,便会发现,它的这个EF(数据库中对应的是factor字段)的计算实在是非常简陋,甚至有些原始。这样的算法,比僵化套用遗忘曲线当然要好一些,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还算是一大革新,可到现在,未免过于低效。可叹的是Anki的开发者为标榜自己从SM那里获得的算法,不惜攻击SM后来的算法,称他们走错了方向云云。有兴趣的童鞋自可去Anki官方看他帖出来的那一段话,或参阅此链接:http://supermemopedia.com/wiki/SuperMemo_or_Anki

接下来还是按顺序一一介绍,首先出场的是AF,即A-Factor, 完整的讲法是absolute item difficulty factor,可译为绝对难度因子。从字面意义上即可看出,它是用来描述一个页面(page,或item)的难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算法很多地方的计算都会用到它,比如RF、OF,可以说它是运算新的复习间隔的重要因子之一。

AF的值越大,表示这个页面越容易,反之则表示这个页面越难。

再来看UF,即U-Factor,这个U到底作何解,舍得暂时无法从官方文档中找到答案,根据一点点蛛丝马迹的分析,u极有可能是for unique,但没关系,舍得根据其描述将其称为间隔趋向因子。

UF的值就是当前复习间隔和上次复习间隔的比值,而在评分小于3时,UF值等于新间隔的值。

AF和UF的综合使用显示了SuperMemo算法的优越性,它为算法提供了另一个维度,即间隔的变化。可以想见,不同的页面之间,其UF值是在不断变化的。有些简单的页面,UF可能是一直在增长;但有些难度较大的页面,UF值就不可能一直保持增长的状态,而是呈现出一个起伏不定的变化。UF值的这种变化,对应着的是SuperMemo中的DSR模型中的S模型(stability):记忆稳定度。

--to be continued--

本文版权归舍得学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作者:舍得
首发:舍得新浪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