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儿非“借”不能养也?

(2013-01-13 11:31: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孤儿非“借”不能养也?

10日中午,一条关于“揭阳市榕城区民政局为应付广东省民政厅明天的检查,前往紫峰寺借孤儿遭到师父的拒绝”的微博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对此,当天下午,榕城区民政局办公室负责人称,该局工作人员确实曾前往紫峰寺,但不是去“借孤儿”,而是协商接收孤儿事宜。(1月12日,据新华网)

或许在当地民政局看来,一个“借”,一个“接”,音同意异,将舆论一致谴责的“借”童迎检查换成“接”孩子进福利院就可万事妥当,化解一舆论压力。殊不知,无论是“借”还是“接”,其实都是其不作为的明证,不同之处无非在于,“接”只是不作为之后的补救措施,而“借”则直接是不作为之后的乱作为,比不作为还要恶劣十分。

首先按照当地民政局的说法来看,当地民政局是到紫峰寺“接孩子”去福利院,因为福利院“有现成的床位、棉被和蚊帐以及专门的护理人员”,那么我们要质疑,当地福利院从1995年就已经设立,为何偏偏在时隔近20年后才开始接收第一批孩子?就算当地民政部门“资金短缺”的说法属实,但没有对弃婴的关注,没有对底层生命的关怀,没有对福利工作这纯支出无收益工作的支持,再好听的借口在不作为的事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按照网友们的质疑,如果当地民政部门到寺院“借”孩子迎接省厅检查属实,那么当地民政部门则是不作为之后又乱作为,20年没有真正运行的福利院已经是一种不作为。但为了一个检查竟然厚着脸皮去寺里借童充数,不止情理上说不过去,更是一种严重的渎职。当地统计数据说有该区目前一共有弃婴115个,其中有101个孩子仍未能解决户口。那民政部门为什么不去大街上寻找依然在流浪的孩子,反而到已经收养了孩子的紫峰寺?

我们还有一个疑问,当地福利院是有编制的,是有专门护理人员的,既然近20年没有真正运行,我们不知道这专门的“编制”是怎么来编制的,这里面的护理人员有没有拿纳税人给发的工资?

对于以为人民服务为天职并以此自我标榜的政府来说,纳税人缴税是购买其公共服务产品的,不作为本身就是一种恶,是失责行为。如若失责还满嘴狡辩乱作为,那更是对民意的蔑视和侮辱。对于这样的部门,我们可以也应该追究它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