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乙肝斗士”雷闯:又一个孤独的堂吉诃德

(2012-07-29 19:55: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乙肝斗士”雷闯:又一个孤独的堂吉诃德

7月28日是第二个“世界肝炎日”。中午,被称为“乙肝斗士”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雷闯,在西单大悦城前邀请路人一同吃饭。半个小时内,雷闯邀请到5名路人,加上赶来的网友等人,最终有20人和雷闯坐在同一张饭桌。(7月29日,《北京晨报》)

“乙肝斗士”请人吃饭,这不仅是个饭局,还是个行为艺术。行为艺术背后彰显的是乙肝患者依旧遭受歧视的不争事实。国家明令禁止乙肝歧视,用人单位不得违规检查乙肝或因乙肝拒绝录用劳动者,但就在最近还爆出某国企因为乙肝原因拒绝录用8名劳动者的丑闻。可见,消除人心里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多么难。

“乙肝斗士”雷闯在此时扮演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斗士的角色。与其说他是一个与根深蒂固的乙肝歧视作斗争的斗士,不如说他是又一个堂吉诃德,他是孤单的,同样是苦闷的。他的孤单来自于自身行为的不被理解。他的苦闷则是全体乙肝人的苦闷,而这种苦闷是根源于全社会根深蒂固的旧有歧视性观念。

在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里,歧视的魅影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因为有了贫富之分,也就有了“豪绅”对“贱民”的歧视;因为有高低之别,也就有了“上流精英”对“草根屁民”的歧视。就在这样的歧视与反歧视里,我们建立起来对不同阶层的相互认知并逐步深化,最终形成的是相互间的根深蒂固的误解。于是,“贫民”成为了“上流精英”们对我们平头百姓的特有称谓,仇富情绪也成为一股思潮席卷社会各个角落。

在一个充满误解与歧视的社会里,我们逃脱不掉的是自身被贴上“草根”“屁民”“屌丝”等身份标签被别人蔑称。也逃脱不了被贴上“乙肝患者”“艾滋病人”“麻风病人”等各种各样的标签被世人审视。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欣然接受这样的称谓,譬如“屌丝”来自我戏称,自我调侃。这是对反抗社会的无力对抗,也是对自我心情的一种宣泄。

但是,像“乙肝患者”、“艾滋病人”这样的称呼却难以被接受,甚至在提到这样的词汇时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其中的歧视味道,为什么?

根源在于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不了解和误解。也因为这几种疾病的长久没能救治之方。由此,误解才演化为恐惧,因为恐惧才会对被HIV和乙肝病毒感染的人产生深深的歧视,这种歧视本来就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上的。一旦民众得知乙肝其实并不是什么绝症,并不会靠平常途径传播,一旦全体群众都对这种疾病有了深刻认识,那歧视自然也会消失。

人们对于充满未知的事物总是会充满恐惧,但因为恐惧由此带来对别人的歧视却是一种莫大的伤害。雷闯是一个堂吉诃德,同样是一个启蒙者,教育者,一旦人们都得知了乙肝并不可怕之后,也就不会有了歧视。我们需要他这样的孤单却一直坚韧的战斗者。尤其在现在我们各个阶层都缺乏对彼此的了解的情况下,我们甚至希望各个领域都出现这样的人物。这也就是求同化异,有了了解才有认同,有认同才会有和谐,而差异本来就是可以被包容的。

 

 

作者:扬州 马桂路 (媒体人)

联系方式:malu519255309@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