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救心药”哪里去了

(2011-09-20 23:13: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救心药”断货,政府应担责

  最近,被称为“救心药”的鱼精蛋白突然断货,药品断货导致部分医院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停滞”。日前,生产鱼精蛋白的唯一厂家上药集团称是青岛一家鱼精蛋白原料企业因价格问题停止供货,才造成鱼精蛋白注射液生产紧张。但经《齐鲁晚报》记者调查发现,鱼精蛋白原料充足,价格也和去年基本持平,“原料短缺导致断货”的说法难以成立。(917日,《齐鲁晚报》)

   鱼精蛋白被称为“救心药”,是心脏手术的必用药,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对于这样重要的药品,药厂就算是不超量生产,也应该保证供货充足才行。只有医院里有了药品储备,心脏手术才有保障,患者也才能放心。但现状却完全是背道而驰,医院不仅没有存货,连手术也不得不停滞。这让我们在为患者捏一把冷汗的同时也不禁问上一句:“我们的救心药哪里去了?”

   平时医院里也有断货的情况,但短缺的一般都是便宜药。在以药养医的现行体制下,医生倾向于卖高价药拿回扣,而当患者问起便宜的药时,就以一句“这药短缺”搪塞了过去。这时候的药品短缺倒更像是个借口了。鱼精蛋白也不贵,10元一支,因为是必用药而幸免于难没有被医生抛弃。但不幸的是,在“以药养医”背后,我们还应看到另一层利益关系,“以药养厂”。药厂生产药品就是为了利润,无论谁做生意都会想到多挣钱。鱼精蛋白药价多年未涨,利润空间小,也就被越来越多的药厂抛弃,现在独独只剩下了一家药厂还生产。这样看来,鱼精蛋白的短缺似乎还是顺应了市场规律的,连惠普都放弃了自己的几十亿的PC业务,药厂放弃不赚钱的鱼精蛋白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原来生产鱼精蛋白的药厂逐渐放弃了这一业务,到最后就只剩下一家,这唯一的一家也以原料短缺为借口暂停了生产。其实谁都知道原料短缺是假,胁迫涨价是真。按照经济学的原理去看,药厂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但看似正当的背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药厂的利润保证了,患者的利益又怎么保障?

   一直以来,患者都处于医院和药厂两方的中间地段,是两方利益博弈的中间人,当然也就是受害人。作为一家企业而言,当它垄断了一个市场而借此威胁涨价时,我们有理由感到愤怒。因为以患者的生命代价为筹码太不人道;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也不能期望任何企业都是慈善家,企业也没有责任独自承担起默默奉献的义务,是企业就要挣钱,这是天性。这确实是一个矛盾的地方,这也让我们难以轻易的去判断这事的是非。但更让我们纠结的是,这矛盾又该如何去化解?或者我们再换个说法: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责任,救心药如此重要,政府为什么没有担负起为民服务的责任?那些办公楼豪华赛皇宫的国有药企们,在这时候又跑到哪里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