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砸车是一次失败的行为艺术
9月22日,中国城市无车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首善”陈光标又火了一把。16日,他在自己的公司提前过起了“员工无车日”,给员工发自行车,发骑车补贴后,又亲手将一部还有3年才报废的奔驰当场销毁。倡导绿色出行本是好事,但砸车的行为让众多的网友觉得“太过”、“作秀”。他还提议提高油价50%,提高停车费等,这更是引来了不少的争议。(9月17日,《现代快报》)
作为“中国首善”,陈光标的每一行为都能赚的太多的眼球关注。虽然经过前一阵子的舆论质疑,陈光标在慈善上果然低调了不少。但陈光标不仅是个慈善家,还是个环保主义者。陈总只说了“以后在慈善上会尽量低调些”,却没有说“以后在环保上尽量低调些”。所以,陈光标在城市无车日之前就彻底的高调了一回。不仅将自己的奔驰砸了,更是扬言明年会砸宝马,直到把自己的车全砸了为止。
让一个高调的人甘于淡出大众注意力的中心,相信谁都不会甘心。就像你不能指望打假的方舟子保持沉默一样,让陈光标做事低掉点也近乎天方夜谭。如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陈光标的砸车行为其实不是炒作,不是作秀,因为这个行为符合了他一贯的作风。再换个角度想一想,一个宣称要把自己全部家产都捐赠出去的人,还会在乎一辆奔驰?所以,陈光标砸车倡导绿色出行,多多少少还是靠谱的,我们应该相信他的良好初衷。
一直以来,陈光标在慈善界都扮演着孤独斗士的形象。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是也只有他一个人背负了如此多的争议和责难。他捐现金被指为炒作,到台湾发钱被认为是作秀,到各地捐款被认为是另有所谋。在我们这样一个倡导含蓄,内敛的国度,陈光标确实太过高调了一些。所谓“人出于众,众必非之”,他遭受非议也在预料之中。做好事不留名被我们认为是传统美德,陈光标做好事不仅留了名,还搞得全世界都知道,这种“反传统”的作风也注定是“非主流”的,也注定让他的所做所作多少带了些行为艺术的影子。
至于此次砸车,陈光标也多少闲的有些“艺术”,不仅亲自操纵遥控器把见证了自己发家史的爱车砸得粉碎,宣扬了与传统价值观的决裂。还身体力行的发动全公司的人骑自行车。这行为艺术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遗憾的是并不是全部人都能明白这行为艺术的内涵。这砸车也就成了陈光标的个人艺术,是他的态度表达和情感宣泄,其实也并没有多么广阔的推广意义。再加上他所提议的提高油价,提高停车费的建议,则将这次行为艺术完全给搞砸了。他的动机很简单,无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限制私家车的数量,但他没有想到烧油的并不只是私家车。提高油价后,私家车固然少了,那其他烧油的项目岂不是全涨价了?陈总心直口快,但做事未免有失考量,建议陈光标下次做事前先好好思考思考该说些什么,做什么合适。否则,做了好事还让人责难,你亏不亏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