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专项行动成色情行业升级推手?
从2010年3月起,代号为“曙光行动”的禁赌扫黄专项整治行动在广东省东莞市已展开“曙光二号”、“曙光二号”二期、“曙光三号”、“曙光四号”几次行动。据当地人反映,由于对洗浴、沐足场所查得较严,所以现在比较“安全”的场所都是一些星级酒店。消费价格也比整顿之前大大提高,从300元至400元提高到500元至700元。(4月25日,《法制日报》)
无论是扫黄还是禁赌、打非,像广东东莞这样的专项行动,我们每隔一段就可见到一次。专项行动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优势,最能给违法犯罪分子以震慑,也最能彰显官员政绩,因此受到公安部门的青睐。于是乎,无论扫黄,禁赌,还是打非,各地公安部门都在搞专项行动。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运动式扫黄只能是暂时的打压之举,如果不能形成长效机制,不能形成常态化的监督规范,黄也好,非也罢,过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卷土从来,且大多有愈演愈烈之势。但大众对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往往还是一味叫好,这说明我们还在以看热闹的心态在看待扫黄打非,猎奇的大众心态很容易演变为扫黄打非的运动式狂欢,这种狂欢往往让人丧失了理智的思考能力。
东莞扫黄行动虽然使得以前身处街头巷尾拉客的底层性工作者“退休离岗”,但也使得一些本在足疗、按摩场所和洗头房等场所的性工作者升级“上楼”,上了高档的星级酒店,不仅色情活动更隐蔽,性工作者的身价也增长了不少。从300到400元提高到500至700元,几乎翻了一番。这让我们质疑,难道东莞扫黄转型行动暴风骤雨一阵,无非是在色情行业来了个重新洗牌,淘汰了本就生活窘困的低收入性工作者,使得色情行业活动升级,来了个行业结构调整?
扫黄专项行动,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种短时间的集中整治实际是很难对一个已形成庞大规模的违法行业起到根治效果的。年复一年,我们看惯了这种专项行动打掉一批,产生一批,再打掉一批的怪圈。直让人感慨色情行业年复一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色情活动屡禁不止,还是公安部门开错了药方。要想整治色情活动,必定要建立起以法律规范为核心的常态化监察打击机制。这是一个长远的法制规划,不是一时的扫黄专项行动就能解决的。而要想根除色情活动,则要从源头上切断色情行业的罪恶利益链条。没有人心甘情愿从事色情活动,拿自己的身体去从事性交易,要想保障性工作者回归正常人轨道,还要保障她们能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做一个正常人才行,而这需要政府在保障她们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下更多投入,下更大精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