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佛光山“过堂”

(2014-07-05 15:37:34)
标签:

佛学

旅游

文化

 

“你过堂了吗?”在佛光山有人问我。

“过堂?”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在戏剧里常看到的场景:县官坐在高高的审判台后,背后高挂“明镜高悬”的匾额。衙役们手提刑具两旁站立,怒视着中间跪着的瑟瑟发抖的犯人。口中高呼“威~~”,一片肃杀之气。

但是在台湾佛光山,“过堂”却另有含义。这指的是佛光山云居楼僧信二众共进午餐的仪式。这里最多可以同时容纳四千人就餐。所有人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在20分钟内完成全部就餐仪式,全程没有一个人说话,整场静悄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佛光山的道场人员众多,也需要有程序和仪式来规整人员的行为,也让僧信二众养成集中精力做事的习惯。所以佛光山的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创立了“过堂”这一集体共进午餐的仪式。

一个周日,在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的资深“佛光小姐”郑秀文的陪同下,我有幸亲身经历了一次“过堂”。

“过堂”有一整套程序。“过堂”前,秀文小姐先对我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就餐前,工作人员已将饭菜和筷子在每人的餐位前摆放好。就餐的时候,需要自己动手把饭菜从餐位的边缘拿到自己的面前。如果有不喜欢的饭菜,就放在原地,不用拿到面前,工作人员自然就会把它拿走。如果饭菜分量不足,没有吃饱,可以把相应的碟或碗放到前面(仅仅往前放十公分左右而已)。工作人员马上就会过来添加。如果不需要添加很多时也不需要说话,只需用筷子在碗边指一下,马上添加的量就会减半。

因为是周日,又恰逢“国际青年佛学学习班”在举办,所以当日有近二千人同时就餐,而且很多人是金发碧眼各色皮肤的外国信徒。和尚、尼姑、居士、美术馆的义工、国际青年佛学学习班的学员,各着不同的服装,列队进入餐厅。各团队静悄悄的有序走到各自的餐位前,就好像一片片的云彩悄然飘过一般。僧人坐在前排,信徒、居士、义工们坐在后排。就餐在1130分准时开始。先是钟声敲响,餐厅里开始整齐而响亮的唱“经”,经声过后,共同拿起筷子。此时,整个餐厅鸦雀无声,只剩下筷子和碗碟轻轻碰撞的声音。当天的食谱是萝卜汤、三道素菜、稀粥,水果是芒果。为了体验一下秀文小姐的教程,好奇心很强的我吃净了菜之后,把碟子向前摆放了一下。果然,工作人员立刻走过来,给我添了菜。1150分,钟声准时响起,餐厅里又响起吟唱致谢经的声音。我环顾左右,不禁惭然,训练有素的僧俗们盘子都在就餐时用菜叶擦得干干净净的,而一向不剩饭菜的我,因为技术不熟练盘子里还残留着少许的菜汁。

又是念经致谢。经毕,全体起立,有序的排着队离开了餐厅。而此时,动作快捷的工作人员们已经无声无息的把所有餐具收拾走了,整个餐厅的桌面整洁如初。

“过堂”,一次难忘的体验,也让我对佛光山多了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