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本能谈孝顺
(2014-04-22 23:42:16)
标签:
生物进化孝顺本能生命奥秘博物馆 |
分类: 杂谈 |
其实谈到动物形态结构的发展和演化,都是围绕着动物的本能需要而进化的。
动物的本能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归结起来无外乎三大本能:觅食、防御和繁殖。觅食就是吃,防御就是别被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吃和被吃的典型例证。这两种本能都属于个体保存的需要。而繁殖则是为了种系的延续,也就是群体的保存。而群体的保存才是动物最重要的使命。
对于生物而言,繁殖才是它生存的目的和使命。所以在各种各样的有关动物世界的节目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成年动物为了保护幼小的后代不惜拼命一搏,以及感人的母爱的镜头。这些舔犊情深的镜头也常常让人感动。但其实说穿了,这种舔犊情深更多的是在动物种系保存所需要的繁殖的本能的驱使。
在动物世界的节目中,我们几乎看不到成年动物“孝敬”年老动物的镜头。曾经有代代口耳相传的乌鸦反哺和羔羊跪乳的感人故事。而现代的科学探索,却从来也没有记录下真实的镜头,迄今为止这样的故事还一直停留在口授心传的阶段,其原因就在于动物从本能的角度根本就不可能“养老”。
这是因为动物一旦失去了繁殖能力,这个个体就只能消耗食物资源。在食物资源经常处于缺乏的状态的大自然里,这种只有资源消耗,而没有产出的个体,从动物种系保存的需要而言,对群体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在动物世界中能看到的只是在遭到捕猎时,年老体衰的个体只能落在群体的后面被捕杀,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其他还有繁殖能力和将要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来为种系的延续做出最后的贡献。而任何一个威风凛凛的狮子王,在风光无限之后,一旦年老体衰,其结局都非常的悲惨。
所以在整个大自然,在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真正能够孝敬老人,能够“养老”的动物物种只有人类。“孝敬”才是人区别于其它生物的最本质的特性。
从这个方面而言,说得极端一些,我们现今社会上的人类活动多数都是在“个体生存”和“种系保存”的“本能”需要的驱使下进行的。只有孝敬老人才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典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