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对话
(2009-03-19 09:46:15)
标签:
展馆盲人黑暗尊重社会 |
分类: 感悟 |
到了亚特兰大,经当地朋友的强烈推荐,去看了一个叫做“黑暗中的对话”的展览,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实在搞不明白这个展览是什么内容,但看过展览之后,却不由得感动不已,有很多感受不吐不快。
与其说“黑暗中的对话”是一个展览,不如说是一次切身的体验,一次对盲人生活的切实的体验。
进入展馆之前,每十位观众被编成一个组,每人发给一根盲人用来探路的手杖。随后工作人员(我感觉还是称为导游更适合)用热情而幽默的语言向观众介绍手杖的重要性及使用的注意事项。让人诧异的是,工作人员还着重强调了万一摔倒时应采取的动作:一定要双膝弯曲,跪到地上,而不能向前扑倒,以免面部受伤。戴眼镜的观众也都被忠告把眼镜摘下来。
进入第一个房间,灯光亮着,观众沿着墙边坐下,导游逐一问了大家的名字。其后室内灯光渐暗,最后完全变黑,伸手不见五指。一丝恐惧油然而生,主要是担心黑暗中被别人拉下,走错方向。
按照导游的要求,每个人打开座位旁边的箱子,体会每个物体的质地、形状。然后一位新的导游出现了,他大声地叫着每个人的名字,大家按照他的指点,站起来,摸索地进入了下一个场地。黑暗中,感觉似乎是进入了一个公园,有草地,有岩石,有鸟鸣,有流水,但是没有方向感。观众们不停地摸索着,互相碰撞着,恐惧在加深,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哪里,担心自己被其他人拉下……
一个高音出现了,这是新导游的声音,热情而坚定,指点着每个人体会着草地、岩石,他的声音成为在黑暗中唯一的方向指引。而手杖则成为唯一的安全保障,我握紧手杖,生怕脱手后再也找不到,手杖也不停地在周围划动着,不敢须臾离开地面……
在导游的大声招呼下,我们逐渐地经过农村的集市,体验各种农作物的形状、味道、手感。又在导游的帮助下登上一艘小船,感觉好象渡过了一条河流。之后又来到交通繁忙的街道,摸索着体会邮箱、墙面,还有汽车。导游大声地招呼着经过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指点着大家在哪个方向可以摸索到什么物品,然后引导大家进入一个小超市。在黑暗中,大家摸索着购买了饮料,最后在导游的大声招呼下大家围绕着一张餐桌坐了下来。
我这时突然意识到“黑暗中的对话”开始了,我一下子理解了“黑暗中的对话”的深刻意义。而只有这个时候导游才告诉大家,他其实是一位盲人,是一位三年前,因为疾病失明的年轻人。但是在黑暗中他的声音却是那么的坚定,热情和幽默。黑暗中没有他我们几乎寸步难行,我曾天真地认为他可能戴着红外眼镜,黑暗中只有他能看见我们。
观众们不停地询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你是否还记得以前对颜色的感觉,你痛苦吗?你如何到陌生的地方……而导游始终是用他的热情而坚定的声音回答着各种各样的关于盲人生活的问题。
黑暗中的一个小时,我第一次发自内心地对盲人的生活进行了体会和思考,第一次确实地体会了失去光明给生活所带来的巨大的不便和困难,第一次深刻地体会了帮助盲人的重要,而且盲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帮助。
黑暗中,我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想帮助盲人,我应该怎么做?再一次出乎我的意料,他告诉我:“在帮助盲人之前,一定要先问,我可以帮助你吗?”尊重!他强调,盲人需要帮助,但尊重和平等比帮助更重要!我震惊了,也肃然起敬!走出展室,才注意到同组的观众中有白人、黑人和我这位中国人。大家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聚集在一起,互相喊着在黑暗中已经变得熟悉的名字,努力记住刚刚才认识的面孔,交流着自己的体会……
一直到展览结束,走出展馆,我也没有看到那位黑暗中的导游的面孔,在我的记忆中只保存着他那热情、坚定而幽默的洪亮的声音,以及我想像中的健壮的身影。
难忘的“黑暗中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