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跑者,收获慢生活

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春之娱 |
成为跑者,收获慢生活
半年以前,快节奏的生活持续了近四十年。
也就是说,自从自己上初中以后就进入了快节奏的生活状态。
具体有多快?
每天就是睡觉、吃喝、读书或者工作这三四件事,接连不断,循环往复,刻不容缓。
通常睡觉的时间是要被挤占的,绝对不到每天的三分之一;上厕所的时间不能被挤占,但吃喝都是可以提速的。二十几岁时,我曾想:要是能发明一种液体食品就好了,像汽车加油那样,分分钟把胃灌满,又开始工作、学习。那时候,最厌烦的就是应酬喝酒,觥筹交错,恭贺吆喝,虚与委蛇。觉得谈恋爱也是浪费时间——不就是男女那点是嘛,有必要卿卿我我缠缠绵绵消耗时间吗!
刚参加工作那一阵子我也坚持跑步过,那时候不流行跑马拉松,跑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振精气神或者消除疲劳。晨跑或者傍晚跑,一次跑三、五公里,跑步过后迅即投入工作、学习,一般熬到午夜不会觉得劳累。后来感觉青春的身体健康得很,精力旺盛,废寝忘食而不知疲倦,没有必要去跑步,就改成累了就躺一会儿,从而越来越慵懒,越来越肥胖,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快到了没有时间跑步,没有时间顾及健康的程度。
一快就是三十多年,一快就刹不住车,似乎快就是生活的本质,似乎快就是人生的意义。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当然应该坚持坚持再坚持!
直到坚持得气喘吁吁,坚持得稀里糊涂,坚持得莫名其妙,坚持得知天命而又不甘于肥胖得要死的天命之际,我开始跑步减肥健身了。
两三年前开始跑步,的确也影响学习、影响家庭生活,或多或少也影响一点工作吧——比如不喜欢加班。为了激励自己坚持跑步,我买了七八双好跑鞋,足够跑好几年的;选购了七八套运动服,让自己觉得不去跑步就浪费大了;我还放狠话“谁也不要阻止我跑步!”
激励也好、自律也好,还是有些事情似乎必须得做,比如读书、写作、带孩子。可是,只要还是像往常一样读书、写作、带孩子,那就不可能有多少时间拿来跑步!毕竟一次跑5公里就要耗时一个小时左右(包括热身、拉伸、洗澡),一次跑10公里,少说也要一个半小时!
开始是利用下班回家坐车的时间跑,不坐车,沿街跑回家。既省钱,又健身。沿街跑了两年,跑出了参加马拉松赛的体魄和梦想。有了远大的梦想,就觉得跑步的时间不够了,每天跑一小时是跑不出马拉松选手的!那就少读书、少写作,就连带孩子时也要做做深蹲、拉伸、踢臀跑。慢慢地竟然把跑步当成了一种“事业”!随着事业转型,读书、写作就成了业余的,可有可无的,时间——拿来跑步的时间就多起来了,每月有时间跑两次半马,每天有时间跑十几公里,通常还能剩下一些时间用来思考跑步,记录跑步,于是我写起“慢跑者笔记”来了,好像也找回了写作的乐趣。
在慢跑过程中,渐渐学会了慢生活。
慢跑一点很好,慢跑可以少受伤,慢跑可以更健康,慢跑可以看风景看美女,慢跑可以思考可以感悟,慢跑中富有哲理。
慢生活也很好,慢生活让人感受生活享受生活,慢生活似乎还是快节奏生活所追求的目的。几十年来风风火火风尘仆仆地忙这忙那干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轻松惬意、悠然自得地过日子?年轻的时候快得飞奔,不就是为了年老的时候慢得从容吗?
通过跑步,让生活节奏慢下来,优哉游哉,岂不快哉!
五十出头了,匆匆忙忙地奔波忙碌了三十多年以后,因为跑步健身让生活节奏慢了下来。爱上跑步是人生中的偶然,放慢生活节奏是人生中的必然。通过偶然的跑步,领悟了人生向往和追求慢生活的必然规律。幸哉幸哉!
漫游世界应该很快乐。
漫游人生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慢生活才有漫游感,紧张繁忙的人们不妨像我一样丢开书本,放下写作,出门去慢跑一阵子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