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注意别让不准确的数据欺骗了

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春之娱 |
跑者:注意别让不准确的数据欺骗了
因为遭遇减重瓶颈、提速瓶颈,跑步时又不敢突破“极限心率”,近一段时间我特别注意了自己跑步时的心率情况。按照咕咚智能手表(咕咚X3—RE)记录的数据,我5′30″左右配速的心率平均值在160次左右,最高达到过201次,经常接近180次。尽管按照咕咚APP的提示“达到极限心率”“心率过快”时我并没有什么不适感,但我还是立即减速。毕竟是为了健康而跑步,没必要玩得太刺激,太吓唬自己了。
每次上传数据时我都分析:为什么我的心率可以高到201次,为什么5′30″这并不算快的配速平均心率会在160左右?有时候又想,应该是自己心脏功能强大,令人欣喜,沾沾自喜!有时候我在跑道上竭力狂奔几分钟,再看看腕表的报数,心率也快不到哪儿去,不过180至190之间而已;我还试过猛跑之后立即静立,发现心率倏忽之间就降下来了,从180次降到108次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还有几次我一会儿练习高步频跑,一会儿又练习高抬腿跑,竟然有一个重要发现:我的心率与步频成正相关关系。我还把这个发现写进了文章《跑者:心率跑25公里训练的感受》,发表在今日头条、红网论坛。
但是,因为遭遇漫长的减肥平台期、遭遇提速瓶颈,我对自己“强大的心脏功能”“心率190次以上都没有什么不适感”的心脏产生了怀疑——当然,首先是怀疑腕表计数不准确。因而,我购买了咕咚心率带,据说心率带计数精确。
3月30日晚,我在室内先跑10km,用心率带计数;休息约5分钟后再跑0.4km用腕表计数。结果:跑10km的平均心率只有103次,最高心率仅132次;跑0.4km的平均心率却高达135次,最高为143次——腕表计数继续与步频成正相关关系。我跑10km时多次加速,尽力跑起来,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腕表显示最快配速进入5′以内,实时速度接近13公里,但心率并不高,也就是120多次,且上升也不快。跑0.4km时我前半程是高抬腿大步幅,后半程是高步频,并不喘粗气,也没有大汗,心率计数紧随着步频上蹿下跳,一停下来,立即掉到90多次。这一次实验为我怀疑咕咚腕表对于心率数据记录不准确提供了证据。
在以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下一阶段的跑步锻炼计划做一以下调整:
一、近一段时间坚持戴心率带锻炼,至少3个月。全面了解自己的运动心率状况。
二、尝试“180—年龄”的心率控制跑法,坚持6个月以上。从昨晚跑步的数据分析这样的心率跑是可行的。
三、加大锻炼强度,争取尽快突破减肥、提速两个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