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析申论习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2022-03-11 14:00:19)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春之耕

 评析申论习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评析申论习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老师首先要肯定你是积极上进,勤奋好学的人。估计你还没收到我对你前一篇作文《共建、共治、共享,创新社区治理》的点评就写作这一篇文章了。习作,就是要多多练习,不断试错、纠正,才会有进步。备考公务员,练习申论大作文,我的要求是至少写10篇,有老师逐篇点评,你的写作水平才可能有一个质的飞跃,你也才能比较准确理解申论大作文的要义,才能比较熟练地在考场上写好申论大作文。

你这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优点是:

1.论点明确。总论点明晰;分论点也基本清楚——分论点缺少精炼的概括,但论述中看得出你是理解了材料和考点的!

2.文章结构完整。采取“总——分——总式的论述结构,一目了然。

3.政治立场明确。对“以人民为中心”认识到位,表述清楚。为你这篇文章争取到加分。

4.关注时事。文中引用了中央人民政府202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全国人大会议正在召开呢!这也算是文章的亮点。

   文章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

   一是论点偏题。

   我们分析题意,考点的关键在于“温度”与“质感”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既要有情感,也要有质感;情感和质感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在社区服务、基层工作中要热情饱满,又要防止好心办了坏事、错事。从你的论点来看强调的是“多”与“利”,侧重于“利”。这样的审题偏差直接导致文章被划入三等水平(一般考试评分分为五等)。如果没有亮点,那就很难及格了!

二是论点提炼不精准。温度,代表情感,对人民群众的炽烈情感;质感,说的是质量,办实事、好事、大事的质量!你应该在分论点中清晰地表述出来。很遗憾的是你能理解到,在行文中表达出来,却不能在分论点中直接写明白。

三是对文体的把握不准确。从你的两篇习作可以看出你对“政论文”、“策论文”缺少了解,不知道遇到哪种情况该写“政论文”,哪种情况该写“策论文”。申论大作文,要说有套路的话,那就是基本上是在这两种体式中选一种。对于一般考生来说还是应该熟悉这个基本套路再求变化。你急需在熟悉以上两种文体上补课。

 

以下是老师拟的写作提纲,供你参考。

 

民生的“质感”从哪里来

 

总论:

(引论)“以人民为中心”,关键在于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这是需要用真情,动真格才能做好的。有些基层干部认为只要自己“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满腔热情为群众服务,就能拉近感情,让群众幸福满满了!现实中,我们却发现这是一种错觉,有的人甚至把基层干部这种热情说成“虚情假意”、“不办事实”、“做不成好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需要“情感”,更需要“质感”;以人民为中心,既要一片真诚,满心热血,又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把事情办成、办实、办好。(总论)

分论:

分论点一: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情感呢?(真情实意)

分论点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真情实意从哪里来?

分论点三:有真情实意,才有好作风;

分论点四:有好作风才能办出好事情。

结论:

情感与质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群众工作中我们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更要以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来“惠民”。把我们所办的每一件事都办成了“惠民工程”,人民群众自然会和我们打成一片,和我们心连心。

 

评析申论习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评析申论习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