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春之情 |
跑步:应该选择合适的环境
通常,跑步几乎不需要有太苛刻的环境选择。因而,很多人一讲到跑步都说是成本最低、要求最简单的运动,只要一双跑鞋就可以跑起来的锻炼方式。
至少,在国庆节回乡跑步上飞山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不就是跑个步嘛,哪有那么多的讲究!我过去是一不选择环境;二不讲究装备(另撰文谈)。自从国庆节回了一趟老家,分别到靖州县民族运动场、靖州飞山游道、麻阳县(岳父家)福寿广场、209国道兰村沿河段及隆家堡到麻阳县城高速连接线跑了几场后,觉得跑步还是要选择环境的。
坚持跑步一年半时间以来,一直没有选择环境的想法。上班时间,每天下午沿街道跑回家或者跑到游泳馆去,就是两条线路。当然可以另择路线,但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无非是绕道1—2公里的事,对于每天跑10公里左右的跑者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周末,一般是去贺龙体育馆旁跑步,田径场内外均可;有时候也去湘江沿河风光带跑步。湘江沿河风光带空气质量好一些,但跑道弯弯曲加上青石所铺路段不平整,速度难上得去,感觉一步不慎就可能扭伤,我并不经常去。个人感觉:长沙街跑的空气质量并不比湘江风光带差很多。尽管有朋友多次提醒我:注意汽车尾气危害!但呼吸感受上真没达到促使我注意、警觉的程度。
10月3日早晨,跑步上飞上,最好的感觉、最深刻的印象是:空气特别清新,吸入的是一种山野的芬芳,情不自禁地要深呼吸,一次又一次,就像干渴得舌焦唇燥时禁不住咕咚咕咚地喝水一样。飞山上空气的芬芳、温度、清新度,应该还包含负离子,无不适宜于呼吸。跑到飞山顶上时,我猜测自己之所以能一气跑上来,应该与这里的空气清新有关吧!我禁不住张开口,大口地咬入、咀嚼、品味飞山的空气,慢慢地品味,囫囵地吞咽。我想起了飞山“不老泉”,想到了飞山上修仙成道的传说……
10月4日、5日连续在麻阳县城跑了两场。一场在福寿广场及其周边,因为周边在搞土建工程,加上傍晚时分人员高度密集,空气有点“呛人”,跑经人群密集处,禁不住翕动鼻翼,排斥浑浊空气的吸入。第二天早上,洗漱时,感觉嗓子不舒服,清痰,痰呈浑浊的褐黄色,积聚着大量灰尘。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浊痰,我在长沙街跑一年多也未曾遇到过!第二天(10月5日)改道沿锦江两岸跑,从209 国道往南,过兰村锦江大桥后沿高速连接线跑回县城,共12公里。对空气质量没有特别感受,对高速连接线旁河岸沿线的人行道或者所谓“游步道”很有些批评意见:红色砖铺的人行道上长了青苔,应该很少有人走,路面坑坑洼洼,让人联想到到施工队伍的劣质和偷工减料。跑在这样的人行道上让人总是埋头看路,还步履维艰——尽管这不是为跑者设计的跑道,但如此这般地不适合于行走,令人烦躁!
自从国庆回家乡跑了四场10公里以后,我对跑步的环境有了思考、选择,甚至觉得很有必要有所讲究才行。跑步的环境起码应该是道路平整,空气清新的!
回到长沙,我到贺龙体育场周边、湘江沿河风光带、相府文化公园、安装了空气过滤机的健身房等处跑步,专门感受空气质量的好坏,了解其路面是否适合跑步,感觉除相府文化广场外,其它各处空气、路面均与我下班跑步回家的街道环境并没有多大差异。看来,长沙市的空气质量管理、街旁人行道建设总的来说还是过得去,适合跑步健身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老家靖州县城往南约3公里的铺口水泥厂一带,靖黎公路沿线,因为水泥厂的粉尘污染,树叶枯黄,山色灰蒙蒙,空气混浊,农作物蒙尘。驱车前行,坐在后排的两个孩子强烈要求:“快关上窗户,快关,这空气呛人得很”!像这样空气都呛人的环境又怎么适合跑步呢!
撰写此文之意,一则提醒跑友注意选择跑步的环境:尽可能空气清新、道路平整。二则希望家乡、妻子老家的政府官员能看到,多少有些警醒,适时加强环境治理,注重民生。为官一方,首先应该给老百姓提供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其次应该给老百姓修一条平坦好走的街道。这样的意见和建议应该是一个身在他乡的游子可以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