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的误区及无用功

(2020-02-28 14:34:25)
分类: 春之思

读书的误区及无用功

读书的误区及无用功

知识树:辛辛苦苦在空阔的大脑中培育知识树,几十年如一日,一晃而过,期盼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如果给自己的知识系统绘画,能画出几棵什么样的知识树来呢?一棵、两棵,五、六、七、八棵?每棵树又几个丫杈分枝,多少枝枝叶叶,有没有繁花、硕果?我试画了几次,一两棵勉强能成型,主杆不粗壮,枝不繁,叶也不茂,有几棵只不过是蔫蔫的小草,至于花果,好像还不到季节,更像深秋,北风扫过后原野上几棵枯枝,参差不齐,黄叶飘零。

读书目的:读书的目的是掌握知识、学以致用、修心养性、自娱自乐,还是别有目的?各取所需,未尝不可。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掌握工具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读书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有用——就是有输出价值,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才是大多数人读书的目的。服务,必须让服务对象满意,那才叫“有价值”。

怀才不遇:就是说满腹经纶而没有机会使用、被别人使用,没有人“需求”,好像学了屠龙术,犹如企业产品没人要,形同废品。这时候不应该牢骚满腹,而应该开展“供给侧改革”,否则你必然是终生难遇!很多的读书人“满腹经纶”当成了“一仓库的商品”,又错了!好产品要“物化”、要“包装”,要展示到销售柜台、展览到橱窗、展示到网页,还要广而告之,到市场上叫卖。要不然,谁也不会钻到你肚子里面去或者把你开肠剖肚看你一肚子陈腐肮脏的“经纶”。

“唯有读书高”是一个伪命题: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途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存在什么唯有读书高!体力劳动不光荣、需要不需要、有没有价值?!当你遇到伤痛或者年老力衰,最需要人扶一把的时候就知道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只是必须转化成有形的、无形的产品才有价值,才有市场。随着智能机器的出现,一般脑力劳动不断贬值。很多领域甚至不需要你去动脑筋了,因为你的脑子并不好使。

工具或者方法:读书,本质上是学习掌握知识的一个途径,一种方法,与功利目的之间并不是唯一的、必要的、必然的条件。不读书、少读书同样可以建功立业。“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从来不读书。”裂土封侯、霸王帝业,从来不是读书读出来的。读书,连建功立业的工具都还不是,只不过掌握工具的方法、路径而已。

专注:十几年来,总认为自己读书很专注。坚持每天累计读书两小时以上。其实专注不仅仅是需要累计时间的数量,更需要连续式时间的长度,在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连续读书一小时是专注;拿出碎片化的时间6次、10次,累计60分钟,只貌似专注。专注还要有一个特征是“痴迷”,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有空闲就回味、咀嚼、思考、设想读过的书,考虑考虑该怎么付诸实践。

聚焦:埋头学习语言文学、练习写作十年了,自以为是聚焦于“文学”,达到一万小时定律条件,应该有所成!?又错了。聚焦“语言文学”?到底是聚焦“语言”还是“文学”?是聚焦诗歌、喜剧、小说还是散文?是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古典派还是先锋派?如果说聚焦小说,中篇小说,中偏中的言情小说,言情中的都市言情小说,那就是聚焦。倘若说既关注都市言情,又关注乡村言情,那就还有差距!博学多闻与博学多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儿童文学作家就是“作家”,还出了不少“大作家”。

读书的误区及无用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